人人车高级产品经理:从万人坑爬出来的产品心经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的产品的时候没有那么难,我们经常在发愁产品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其实是你没有研究清楚这些用户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没有看清楚这些数据,这些用户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一群人,到底是什么问题影响着他们去继续使用你的产品。如果当你深究一下个中原因,找到细枝末节的很多数据,就是一层一层的漏斗去剖析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发现,你下一步产品应该做什么。你一定不要凭着直觉去做产品。 我们都不是乔布斯,乔布斯早些年刚做苹果第一代电脑的时候,其实也是水的一塌糊涂,然后这个电脑出来并不被消费者认可。乔布斯本人去了各种地方修行,最后其实才突破了他自己的心魔,其实我们更不是这样的人,更没有乔布斯的高度,即使你是你产品的目标用户,但是你提出的问题,也未必是你大部分用户现在最渴望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过分自信的话,那其实会让你的产品部分越做越窄,会让你的产品做到沟里面去,所以我觉得这是大家应该注意的。 这是第一个简单的方法论,第二个,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灰度测试。就是当你可能提到一个假设的时候,你现在可能想找哪个方案是最佳的,那样其实最好的不是你和老板拍脑袋说我觉得哪一个好,你把它同时放出去,小流量测试一下。比如说A方案分配20%流量,.B方案分配20%流量,C方案也分配20%的流量,然后剩下40%还分配给原有方案,做对比,你看看那个方案最好。 我们在人人车,其实我们做供应链这段时间,做车辆价值的运营和管控。其实说到底电商就是价格的问题,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一辆车一个状况,一辆车一个价格的时候,那其实如果你的价格更合理一点,就很容易成交的。但是因为我们平台是C2C二手车,就造就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车最值钱,所以他就会盲目报的很高。那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服,或者让车主意识到他的车的价格是偏高的呢?我们当时也做了很多方案,我们先通过发短信给车主,说你的车价有点高,按照我们平台的普遍规律和你同期的车已经卖出去了,你要不要把价格稍微降的合理一点,这样就会很快有人把你的车买走了。那这个短信文案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没有人知道,因为我们都不是这些目标的车主。 我们先电话,甚至短信,调研了一圈,先搞清楚我们的车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实话,我之前是做租车的,我以为卖二手车的用户还是一些偏高端有钱的人,但是其实我们大批量的调研完之后发现,现在在中国卖二手车的人,都不是有钱人。他是什么特征呢?典型的这种80后,但是偏年轻点,学历偏低,普通都是大专、高中,本科都很少,平均卖的车都是5万到7万块钱的,他们的月均收入也很低(五六千块钱),平时接受的产品,各种方面的方案,都是很普通的。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跟他们说呢?你用什么样的文案、什么样的话术去告诉这些车主,你的价格现在偏高,你应该变的更合理一些呢?没有人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即使在调研一圈用户之后,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做。 所以当时我们组有5个人,我们每个人就出了一条方案,一共5种方案,然后我们就打赌,我们每种文案都有一种侧重点,当然在他之前没有人知道,到底哪种方案最好。我们的5种方案都是有不同侧重的,有很逗的风格的,比如说“主子,你的车现在有点高了,你要降点价格,主子吉祥”。也有高大上的,很文艺的风格的,也有说数据的(你的价格高的百分之多少,平均这个车辆几天之内卖出去,建议你减到多少钱,这个短信里全充斥着数据),还有一些方案是很接地气的,大哥要不您降降价,什么的,就5种方案。 最后,确实超出我们预料的是,那种最接地气,最普通的方案取胜了,无论是短信的回复率,还是车主回短信后,愿意调整车的价格的数字的降价率都是最高的。我们分析了一下,最先被比下去的是说了一堆数字的方案,我们后来打电话问了一下车主,也回想了一下。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的目标车主都是一些普通的人群,他们每天接触的数字就很少,也不经常算账,那如果你给他抛了一堆数字,这时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决策。所以,数字多的反而回复率少降价率最低。我们再看这种逗逼风格的,偏很青春的风格的,是因为我们大部分车主,他们看的电视可能都是很传统的节目,大家离这种风格太远了,他们没有理解到你的笑点在哪儿,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参与感。反而说话很朴实,很“土”的那种短信方案,越接近于他们生活中所见的东西,所以他们就越觉得有参与感。 就像大家有喜欢动漫的,有喜欢二次元的,有喜欢哔哩哔哩的,那这种类东西你就会觉得很亲切,但是如果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不太喜欢动漫的,甚至不太喜欢弹幕的这群人,这时候你用弹幕的方式告诉他们信息,他们是完全接受不了的。所以这就是场景,这就是我想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做产品也好,还是做方案、做设计也好,场景是最重要的,任何产品脱离该场景都是无法生存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所有的产品都是应用在场景以下的,你要先清楚你的用户在用你的产品的时候,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比如说,我们卖二手车的,我们之前以为二手车就是换车,但是其实后来我们做了圈儿调研,发现现在北京买二手车的,他们都不是为了自己开,而是为了占指标。就家里有额外一个牌照,我如果不买一个车,这个牌照就要被收回了,但如果我买一个贵的车,对我来说又开不着,那最理智的方法就是我买一个一万块钱左右的车,就放着占指标。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用户,我们甚至没有这样的经验的时候,你是不知道这群人是这样想的。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