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大神级产品经理必经的7层修炼
这时候你需要大局观,第一个是时间大局观, 你需要考虑整个产品发展过程,比如开发在做1.0版本的时候,你就开始考虑1.1的事情了,规划1.2到2.0版本都要怎么做了。 我有个好办法去培养时间大局观:上app store,看那些明星产品的更新日志,你去他们看看从1.0-4.0,微信,淘宝,支付宝,这些产品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有条件的话,你找到内部产品经理去验证你的想法就更棒了。 3.有空间大局观,借力市场和运营 第二个是空间的大局观,你要意识到,成功不是只靠产品经理的,很多职能部门也是非常重要,比如市场,运营部门,你要开始推动团队。 1.创意设计:问题正确,解决方案靠谱 2.研发生产:做的出来,不断优化。 3.运营销售:卖得出去,赚得到钱 这是反应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用户: 第一批用户,尝鲜者,极客。他们对你要尝试解决的问题毫不care,他只是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甚至还有竞争对手的产品经理和业内人士。这群人是对你要解决的问题不care的,千万不要被他们带到沟里。 第二批用户,早期采纳者,种子用户,他们往往是受你要解决问题困扰最深的一部分人,你会发现他们相对比较好满足,但你把他们服务好以后,并不意味着你能占领主流市场。在他们和主流市场之间,还有一个鸿沟的存在。因为早起采纳者饥不择食,主流用户却很看性价比,主流用户是实用主义者。不过只要你跳过这个鸿沟,就进入到了第四个市场品牌阶段,你已经是一个很牛逼的产品了。 我们拿小米手机举例子:早期他们是一群发烧友,对应的产品是小米手机。而到中期主流市场阶段,他出货量最高的是红米手机。而且为了配合这个阶段,有很多产品和口号上的变化,一开始是“为发烧而生”,到最近,“每个人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但这个阶段是不能跳过的,比如小米一开始就做红米手机,大家是什么感觉?是山寨机对吧,大可乐,小辣椒,之类的。 ▲ 产品经理的第四层 第三层的产经理,已经开始跨时间,关注迭代,关注生命周期了。然后跨空间,作为产品经理反向的驱动市场和运营团队共同达到目标,已经很牛逼了。 而再往下,第四层的产品经理,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产品已经足够复杂了,我光靠自己已经不够了。他已经要开始负责产品线了,开始带团队了,要开始养新人了。比如滴滴打车,一开始就是打车嘛,但后面你发现车不够嘛。于是我就开始做快车,提高车的数量。 然后你发现交通拥堵,也是出行的很大问题,于是我开始提高利用率,出现了顺风车,拼车,等等。 你要规划一个产品内的几条产品线,分而治之。还有一个角度,滴滴的总负责人眼里,这个产品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客户端。 这产品最起码有3个端,乘客端,司机端,平台后台端。 有很多时候,产品往往是冰山一角,比如淘宝尤其如此,买家看到的很少,但后面多了去了。 我们看看老马是怎么解构淘宝的: B2B:阿里巴巴 B2C:天猫 C2C:淘宝,阿里express C2B:聚划算 而仅从淘宝网站这一部分,又分为很多线,淘宝有一个巨大的产品团队,上百人,这就非常考验你怎么分了。比如交易线你又会分为正向交易,付款交货;逆向交易,退款退货;以及购物车,购物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它要完成订单的结算和很多营销的叠加。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