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2015年终盘点:媒体的巨头、庙堂与江湖,万字长文道破先机!

发布时间:2016-01-16 00:32:36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创业邦
导读:岁末年初,少不了盘点过去一年展望新的一年,“传统媒体是在没落中,可新媒体也不咋地”,看多了类似陈词滥调,不妨读读本文分析——务实、新锐、独到,开卷有益就是给这种

● ● ●

江湖篇:新势力崛起

江湖分为三个部分:名门、新锐和草莽。名门一般指的是已上市的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公司媒体部分,以及游走在体制内外的所谓市场化媒体。新锐指的是这两年获得B轮融资的媒体,或者估值都已经达到亿人民币当量级。草莽指的是估值在亿人民币当量级以下,或者压根没有估值的媒体。

一、求变的名门

市场化媒体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精准描述的概念,因为一方面它事实上是国有媒体阵营(有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但行事又有很强的体制外感觉。

市场化媒体的前途非常黯淡。一方面背负着传统国有媒体的制度结构,一方面又不讨体制喜欢。前后夹板,道路迷茫。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获得强力政治支撑的,有其特殊的活法。

以门户为代表的名门类网络媒体,时日很长,它的运营逻辑和商业逻辑之根本属于“传统媒体”,好在资本机构并不相同。有一定的求变空间。

但长久以来,这些媒体的品牌定位是非常奇怪的。套用零售业概念:究竟是一个渠道品牌还是一个产品品牌?这个概念不弄清楚,凡客就是前车之鉴。

在移动端,今日头条是一个渠道品牌是毫无疑问的,但诸多门户推出的新闻客户端,究竟是渠道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其实非常模糊。

做内容产品品牌,网络媒体受限于政策,内容生产并不非常得理直气壮。

做渠道产品品牌,将面临中国移动用户装App30—40个的苦涩事实(包括手机预装应用,数据来源:Talking Data)。桌面的网站访问,一来有超链接可以跳转,二来并不需要用户下载什么。移动端的情景和习惯,截然不同。

但有理由相信,2016年,它们的财务数据不会太难看。增长率可能会下滑,但增长依然可以保持。这是巨大的惯性所导致。这个惯性可以让它们的转身,不会过于仓促。

非巨头出品的聚合类客户端,恐怕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存在被收购的可能性。

视频网站始终在采购和自制中寻求平衡。当剧集采购成本上涨过快,他们就会投入到自制中。当自制的卡司要价太高,他们又会加大一些采购。但总体趋势很明显:自制。至少是有一定资本投入的联合制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七张互联网电视牌照,使得视频网站如果想要进入客厅,只能以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进入。

上述媒体,与庙堂国媒一样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流失。2016年这个现象不会停止。

网络电台在2015年进入互联网圈评论界视野,主要原因是几起公关战。蜻蜓喜马拉雅分别进入C轮融资,估值不菲。

网络电台行业2016年不太可能出现两强合并,原因一:市场仍有飞速增长空间,各路玩家都期望进入新的场景,比如汽车行业。原因二:这一行缺少赛道投资者。不过,大的网络电台全资收购小公司,是有可能的。注意,这不叫合并。

二、将媒体当成手段的新锐

2015年,虎嗅三板挂牌,从披露的财务状况看,个位数的净利润率,实在不能算优秀。

经典意义上,媒体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甲方公司的营销支出,包括广告、公关等。

网络营销市场仍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移动部分更是可以做到超过100%的增长率。但同时,垄断化依然很严重。TOP20的网络媒体公司可以吃掉9成的份额。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