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试错的支付宝,怎样走通社交之路?
在国外倒是有替代的方法,我们以wish旗下的产品来看国际上社交电商的环境,他家选择集成facebook的中的社交关系。Facebook的开放,为诸多其他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化的便利,也因此让facebook成为互联网时代事实上的操作系统。 Facebook允许Home获取用户的好友列表 看到这个『朋友列表』,让人不禁想起3Q大战,以及微博和脉脉之间的纠结。都是新兴公司对社交巨头发起的挑战,均以社交巨头对于社交关系的依旧封闭为结局。这里涉及到社交网络中数据归属权的问题,用户自己的朋友列表自己是否可以操作,在我看来,这是用户的基本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Facebook堪为国内互联网公司遵守底线的典范。关于互联网中用户数据归属权的问题,以后我准备单独拿出来写篇文章来分析。 使用facebook登录第三方应用,如果有必要,facebook可以为用户提供朋友关系,完全能迁移到其他数字产品中去。用户拥有这些数据的支配权,而一个照顾这些数据的管家是不可以私自占据这些数据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恰恰因为腾讯系产品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开放,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其他的巨头去创造新的社交网络,这也是本文的主旨之一。 在外界,我们并不清楚阿里对支付宝的定位是怎样的,但是阿里系如此大手笔推广支付宝社交化,我们就无法忽视支付宝的未来发展有上面的可能。或许最初的靶心并不是社交化的电商,但是最终一定会坚定地走向这条路。什么?引导用户在支付宝上面去聊天?别闹了,那不是重点,也没有必要。 与朋友们的讨论中,有朋友点出,阿里并非不想做社交化的电商,只是现在的广告费赚到了手软,没法自己把自己的盈利模式给砍掉。我倒是以为,阿里即使把真实的社会关系加入到电商系统中,却也不一定就真的对现有模式产生破坏。我们可以把阿里的商业模式简化为对于商品和商家的排序,其本质是对于信息的控制,也就是说把利益绑定的商家推向用户注意力的中心。而社交化的电商,则是通过信任关系把真实的信息展示给用户,以及通过情感的因素,促成高效交易的达成。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下实际的产品情况,我们观察一家电商巨头在商品评价功能上的表现。 随便点开国内某巨头电商的某个商品后,进去看到的评论 请告诉我这些内容有什么参考价值? 我一不知道这是谁写的,二不知道他们究竟写的是不是真的,三这些评论非常模糊,几乎不包含任何具体的信息。你们都是谁呀,是机器人发出的评论吗? 电商需要补充的方面有许多,所谓的巨头已诞生又如何,真的把该做的都做好了么?社交有了巨无霸又如何,君不见2009年的微博也是一骑绝尘? 我们再次强调下几个显而易见的可能,还不包括其他的进阶设计: 熟人推荐的商品,我们会有兴趣去查看 熟人留下的评论,我们会更相信 熟人的购物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建议 与熟人可以更容易组成团购 熟人之间可以分享优惠的机会 手握巨额盈利,还有支付宝存的钱,不做社交做什么呢?方向正确,但是方法可以改进。怎么改进?能把上面的各条一一做好就可以了。 反正即使支付宝不做,或者做的不好,也会有创业公司去做。 作者简介: 吕通(微信公众号 tiPoint),上海邻我科技创始人、产品经理。2年互联网产品经验,全栈工程师,曾旅欧数年。联系方式:tony@linwo.net ,微信公众号,tippingPoint引爆点,ID:tiPoint。感谢参与讨论的朋友们提出的观点和提供的图片。 本文由 @吕通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