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推广 > 正文

还在试错的支付宝,怎样走通社交之路?

发布时间:2016-02-27 16:13:36 所属栏目:推广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导读:手握巨额盈利,还有支付宝存的钱,不做社交做什么呢?方向正确,但是方法可以改进。怎么改进?能把上面的各条一一做好就可以了。反正即使支付宝不做,或者做的不好,也会有

不过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们都对产品的细节不感兴趣,许多习惯于做投资和讲一些宏观概念的人,心飞在天上,总认为产品细节是枝节,但是遇到张小龙这样的大神,却又膜拜的很。这个趋势正在年轻化,以至于几乎没有任何产品经验的人,动辄就要以宏观经济加上金融战略来幻想各种未来的互联网神器。

恰是因为这种漫不经心,支付宝虽然依靠淘宝的红利快速发展起来,但是脱离淘宝的独立推广之路却明显艰难。对于产品本身的思考总是欠缺了一些,于是对于未来的发展也经常是迷茫的。这不,竭力要进入社交领域,就不那么顺利了。

等等,支付宝为何要做社交?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没有社交的支付宝究竟是什么?

没有社交,它将仅仅是一个钱包,相当于一张银行卡,只是这张卡是被阿里系的网上交易市场排在第一位而已。这张卡对比其他的电子钱包类的产品,纵然有更多的金融超市的意味,但是并不存在杀手锏功能,相反,还有着不少弱点,即使在电商领域内的地位也远非坚固。

先对比招行

试想,如果有一天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为退货和交易欺诈提供足够高的保险的话,是不是可以想象更多的支付行为可能转移至招行信用卡?而且招行完全可以免掉交易的手续费,因为他家可以完全用信用卡本身提供的小额贷款功能达到盈利。

还在试错的支付宝,怎样走通社交之路?

招行手机客户端的简洁设计

招行手机客户端用心的设计以及对于金融超市功能的强调,让人看到了下一个互联网巨头的影子。

再对比微信

假设微信支付的下一步使用场景。如果微信通过发送信息的对象和频率,以及朋友圈交互的内容等信息计算出一种类似芝麻信用的评估分数,对交易双方的身份真实度、历史风险做出展示和评价,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到除了阿里系的电商外,完全有可能有一种经过社交关系约束的电商市场出现,极有可能交易的双方都去使用这种新型电商平台从而随之使用微信支付?

事实上以微信朋友圈为依托的口袋购物系的电商已经在这样做了,甚至融合京东的评价数据和微信的朋友关系的购物圈已经开放使用,只是没有推广罢了。

还在试错的支付宝,怎样走通社交之路?

京东购物圈在微信的入口

从某种意义上讲,支付宝的地位是不进则退。

支付宝如果不能形成更高的壁垒和更高的粘性,完全可能跌落第一梯队。面对银行巨头踏实用心的支付产品,面对一骑绝尘的社交应用,支付宝这次打出的牌是社交。

马云做点什么,都有人说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次的春晚他又在下棋么?马云哪里有棋可下?社交恰恰是马云的无奈之处,社交关系是互联网最好的载体,而阿里就是没有。轰轰烈烈的来往,已然搜索不到,竟变成了一个类似于snapchat一般的阅后即焚的工具,稀疏的用户看不到半点阿里出品的影子。

但是,在这里我并非要批评支付宝做社交,而恰恰是鼓励。

社交值得去做,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虽然支付宝打仗的章法和节奏有问题,但是进攻社交的方向并没有错。各种分析文章一再阿里不需要社交,或者说阿里做不好社交,或者说微信如此强大,其他家的社交产品怎么可能突围等等。我倒是要说,如果连阿里也做不起来社交,只有微信一家社交领域内的国民应用,那才是悲剧。如果阿里依靠巨大的财力都无法在社交上有所突破的话,其他的社交领域内的创业公司岂不是更没有机会?

面对微信的垄断,我们永远需要说不。同样,我还鼓励京东和微信的融合,打破阿里在电商领域的绝对地位。

那么,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支付宝通过淘宝交易担保、余额宝收益、线下支付补贴、投资支付场景类的企业(快的打车等)、以及全民运动式的广告(类似春晚这般)来推广,唯独最后一种营销活动涉及到互联网最为关键的本质,也即互联网的字面意思—相互间的网络。我们假设国内有1000万家企业和5亿个人用户使用支付宝,仅用于商家与个体间的交易,那么支付宝这个网络的价值就是这两个数字的乘积;然而如果网络演变为相互间的,那么这个网络的价值的数量级达到5.1亿的阶乘,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网络价值要放在整个阿里的商业体系中来看,也要结合着当前互联网中的社交产品的环境和需求来看。

支付宝是在帮助淘宝做社交。这个是我的一个基本的判断。

支付宝是要给任何一种交易,添加社会关系进去。从我们最初步的常识,比如熟人推荐的商品,我们会有兴趣去查看;熟人留下的评论,我们会更相信,即使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去向他们去核实;熟人的购物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建议;与熟人可以更容易组成团购;熟人之间可以分享优惠的机会。

在微信这样的熟人关系链上直接增加交易行为,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微商遭遇各种围堵就是证明,在社交行为中,用户追求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而在交易中,用户追求价格和品质的理性,以社交切入交易需要非常巧妙的设计,难度并不低,但是以交易为前提,增加社交关系,却让人降低了防备,用户有现实的预期,从而管理好这种预期的水平。这是支付宝能够做社交的一个基本的前提。

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一件自己代理的商品,越来越被用户所拒绝。微信朋友圈现在充斥着的三种分享行为,在未来一段时间是会自动分类净化的,甚至会有新的产品出现,来承载不同性质的内容。其一以个体间的生活见闻的分享为主,类似国外facebook的定位;其二有类似于Linkedin中职业和商业见解的分享;其三,也有类似于twitter和微博中对于公共舆论和娱乐新闻的分享。当然,在中国,职业和商业领域的分享也大量在朋友圈中发布,虽然这并非是最好的渠道,只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用户们也就姑且先用着。

但是对于商品和消费的分享,在微信中其实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了,总觉得上一个朋友在发自拍,下一个朋友在卖东西这样的感觉不好。我们在商言商,纯粹些不好吗?

事实上,有关商业、生活、消费这方面分享网络其实并不存在,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存在。不是说这个网络不应该存在,只是尚未有一家成熟起来。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