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生产力指南 iPad怎么使用更能发挥作用
新建一个「action」,名字随意,「Step types」里选择「Dropbox」 配置相关参数,如下图所示,基本意思就是通过这个「action」将 Drafts 里的文档重新命名后推送到 Dropbox 的指定目录: 这样当你写完博客后,滑出 Action,选择「博客更新」,就将内容推送到博客的 Farbox 数据库里,大概 30 秒后,刷新博客后就会看到新文章了。 博客更新后总有一些错别字或不太适合的表达需要修改,这个时候很遗憾 Drafts 并不能应付,我使用 Editorial来管理博客后续内容的更新,下图: 可能有朋友会发问,既然 Drafts 功能有限,为什么不直接在 Editorial 里写博客进而更新博客,我这里给出几个理由: 我使用 Drafts 收集网页摘录,因此通过 Drafts 整理撰写博客更简单方便,不至于一直在两个应用之间切换;相比于 Editorial 时刻要检查网络连接情况, Drafts 的数据存储都在本地,速度和稳定性上更胜一筹,如果你了解到 Editorial 上次更新是 2015 年 6 月份,你就会理解我为何坚持不用 Editorial 写博客了;Drafts 提供了更多强大的 Action 和 Keyboard Extensions,可以去官方商店搜索更多。从纯文本到富格式文档 很多杂志报纸的编辑并不接受纯文本的稿件,于是,这类的约稿我通常在 Ulysses 里完成,因为这个应用太适合转换格式了,你可以轻松将文本转换为 docx、PDF、epub、HTML: 每个格式还有不同的样式,如下图,如果你觉得内置样式太少,可以去官网下载更多样式: 格式转换好之后,点击分享按钮,可以将这个 docx 文档作为邮件附件发送: 碎片化微博客的更新 如果你去 Drafts 里的 Action Dictionary 里搜索与 Twitter 相关的操作,你一定会看到诸如下面的 Action: 是的,与一键更新博客的操作逻辑一样,你可以在 Drafts 里写好内容,然后滑出 Action,你想要分享的平台,包括 Twitter、FaceBook、Google+、微博等。 但 Drafts 的这个方法有个弊端,那就是不能分享图片。此时 Workflow就要登场了,此 Workflow 只是一个应用,与上文所谈的工作流(workflow)完全不一样。本文不负责 Workflow 的入门操作,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个应用,建议先看这一组文章。 就更新微博客来说,下图是我修改的一个 Workflow: 这个 Workflow 的运行逻辑就是首先选择微博更新类型:图文、纯文本还是超链接,然后开始执行相应的动作,关于这个 Workflow 的具体解释,可参见这篇深度分析。 影像内容生产导入 iPad 的拍照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基于 iPad 摄像头的影像内容生产基本都是文档扫描,我使用的是 Scanner Pro,打开摄像头对准要扫描的文档,会自动搜索文档边缘部分,自动完成拍照: 拍完只要稍时调整保存即可,可以同步到 Dropbox、iCloud、Evernote。 我在 iPad Mini 上进行的第二项影像内容生产是同步微单相机里的照片到 iPad。我的一款索尼微单本身不支持 Wi-Fi 传输,平时拍完照都要在 MacBook 上导出,非常麻烦。索性购置了一个带 Wi-Fi 模块的东芝 SD 卡,同时在 iPad 下载了其官方应用 FlashAir,相机拍完照后待机,让 iPad 搜索相机 Wi-Fi,连接之后就可以把相机里的照片下载到 iPad 里: 导入 iPad 之后,我的处理方式是上传到 Google 相册,至于为什么放在 Google 相册,下文自然有答案。 影像二次处理 一般来说,我对影像的二次处理时会用到下面三个应用: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