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应用 > 正文

iPad 生产力指南 iPad怎么使用更能发挥作用

发布时间:2016-07-07 02:23:55 所属栏目:应用 来源:少数派
导读:站长之家(中国站长站)为个人站长与企业网络提供全面的站长资讯、最新最全的源代码程序下载、海量建站素材、强大的搜索优化辅助工具、网络产品设计与运营理念以及一站式网络解决方案,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为中文网站提供动力。

先说邮件,这个古老的互联网产品现在依然有很多粉丝,我就是其中一员。如上文所言,我会使用邮件订阅博客或新闻、把 RSS 里的内容筛选过滤后发送到邮箱,我也喜欢通过邮件来沟通,因为邮件是一种主题式的社交协作产品

所谓主题式沟通,是指邮件会默认一个标题。有些人往往不喜欢这样的设计,以至于常常收到标题为空的邮件。以主题的方式组织邮件,让所有人都在这个主题下发言,讨论,并形成共识,最后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流。而现在其他沟通工具,微信、QQ 只是碎片化的信息交换,有过群聊的朋友肯定明白,群聊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话题分散,到最后往往是自说自话,没有任何有意义的讨论。

iOS 上有很多优秀的邮件应用。我最常用的两款:Airmail(截图如上)和Spark。这两款应用都是 iOS 通用版,Airmail 价格 18 元,而 Spark 免费。

相比于价格,我更看重的是两款邮件产品与其他第三方生产力应用的互动,比如当我在 Airmail 里收到邮件时,我可以自右向左滑动,与其他第三方应用互动:

iPad 生产力指南

其次,我需要更人性化的邮件搜索功能,Airmail 提供了「智能文件夹」,你可以自由定制过滤器:

iPad 生产力指南

而在内容编辑时,Airmail 支持本地及云端的附件,当然还有图片,其邮件编写界面很清爽:

iPad 生产力指南

文档类

文档协作的核心是围绕某个文档进行沟通和协作,Google 长期以来都是云端协作的支持者,旗下的 Google 云端硬盘支持 doc、表格和演示文档的协作,而且目前还支持离线创建、编辑文档:

iPad 生产力指南

我现在的工作流对于 Word 文档的需求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查看。此前有段时间,我会利用 Google 文档的「评论」功能和一些工作伙伴沟通某个文档方面的修改想法:

更重要的是,Google 文档还具备版本管理功能,名称叫「操作记录」:

iPad 生产力指南

工具与工具的协作

人与人利用工具来协作,而工具也可以通过工具完成协作,这里要引入「IFTTT」的概念:也就是对网络服务通过其他网络服务作出反应作出反映。举了简单例子,如果(if)我在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张新照片,那么(then)Twitter、微博同时也发布这张照片。

目前,IFTTT支持海量的网络应用,国内缺乏开放 API 精神的现实状况也决定了国内几乎不太会有类 IFTTT 生存的可能性,因此,IFTTT 上绝大多数都是海外产品。

这种协作能够大幅降低重复发布内容的时间成本,而且,IFTTT 也设置了相应的过滤规则,完全可以自由定制哪些需要同步,哪些不需要同步。

iPad 生产力指南

另一方面,工具与工具的协作还包括硬件层面,比如 iPad 如何与 iPhone 协作?如何传一张照片?如何把 iPad 上的一段话复制给 iPhone?或者发给 Macbook?我目前的解决思路是利用 DeskConnect。DeskConnect支持 iPad、iPhone 和 Macbook,同时安装完成后,可以在设备之间完成多个类型文档的协作:

iPad 生产力指南

你的文件需要上传到 DeskConnect 的服务器,并会通过通知推送到其他设备。它对传输的单个文件有不超过 100MB 的限制,并只会保存最近 30 天内的文件。你可以发送照片、网址、剪贴板内容以及文档给不同的设备,只需一键就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作。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个听起来很忽悠人的概念,但又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展开的概念。与我来说,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且自由职业者,我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时间负责,上述工作流其实都是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其中,时间管理的理念都贯穿其中,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地方。

我把时间管理的理念称之为「精力管理」。「精力管理」并非我的的提法,但却是我在没看到一本名叫《精力管理》的书之前就想到的一个词,这本书的介绍里这样写道:

尽管我们不能挤出额外的时间,也不能减轻自己的压力,但我们可以调动更有意义的东西——精力!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这个判断与我的感受很一致,而我在实践时间管理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一点:时间管理的本质精力管理或场景管理,即在合适的场合和自身精力状况做事情。

后来读到一篇《提高效率的秘诀》的文章,作者 Aaron Swartz 介绍了他的「时间管理」思路:

如果想提高效率,你就一定要遵循以下准则:首先,你必须充分利用每一类型的时间;其次,你得尽量让时间变成优质时间。

这里的两个原则就是人在合适的时间做更多合适的事情,文章最后有点鸡汤的味道,但还是非常深刻地指出了一个事实:

关于效率确实有很多误区:比如时间是可以替换的,专注做一件事情更高效,自我奖励能提高效率,艰难的工作都是苦逼的,拖延症是不正常的。这些误区的共同本质在于:扭曲你的天性......如果你在努力做一些值得为之付出的事情,就更不应该关闭心灵的窗户了。恰恰相反,高效的真正秘密在于倾听身体的声音。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做有趣的事情。这看起来如此简单,没有任何花哨的言语,也不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更不像那些人生导师的忠告。听从内心看起来就像常识,但社会的羁绊使得我们都误入歧途。如果你真的希望变得高效,很简单,是时候转身了。

这几年来,我开始践行采用 OmniFocus 来进行个人(精力)管理,同时也辅助以番茄工作法和日历工具。

收集任务

使用 OmniFocus的第一要务是清空你的大脑,你需要把大脑里的事情全部告诉 OmniFocus,可以通过:

直接打开输入想法、任务等;发邮件给 OmniFocus 邮箱;利用 Draft 将想法发送给 OmniFocus;浏览网页时的想法直接 OmniFocus;分配任务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