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生产力指南 iPad怎么使用更能发挥作用
之所以将文本内容发送到 Evernote 的一大初衷就是为了今后便于修改,而且,文本内容的迁移成本也很小,可以非常方便地出来,下图 Evernote 里的文本内容: 统一收集、文本梳理、搜索、克制的标签和笔记本分类,一个简单而又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就形成了。随着笔记的增多,如今,我想知道某个事物的第一选择是打开 Evernote 搜索,看看自己之前有没有相关笔记,而不再简单粗暴地利用 Google 搜索了。 总结 将 iPad 改造为生产力工具的念想自 2014 年初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受限于 iPad 的硬件,彼时还是 iPad mini 2 16G,如此小的存储无法满足大量生产力工具的下载、使用需求;另一方面,iOS 的进化也显而易见,比如 iOS 9 开始支持的分屏 Split View4以及快捷返回上一个应用5的功能让很多工作变得简单方便。最最重要的一点,iPad 上大量优秀的生产力应用,尤其是文本、图像生产、消费的应用,让我根本离不开 iPad。 但我目前还没有考虑入手 9.7 寸 iPad Pro 或者更大屏幕的想法,原因就在于我对 iPad 的定位就是便携式的、可媲美桌面电脑的生产力工具。因此,目前的 iPad Mini 4的尺寸和重量刚刚好。事实上,不带保护壳时,我觉得双手握着 iPad Mini 4 打字要比 iPhone 6s 的手感好上太多,本文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完成的。 当然,iPad 和 iOS 依然有很多缺点和弱项,文件管理始终是个痛,另外就是无法完全兼容国内很多媒体平台的后台页面,这时不时的会让我觉得很崩溃,有时也需要 MacBook 的辅助,但这些问题我觉得并不会动摇我继续坚定使用 iPad 作为主力生产力工具的决心,尤其是,当我在 iPad 上完成这篇将近一万字的长文之后,我更期待今年秋天,当 iOS 10 正式版发布后能带给 iPad 更多特有的功能。 附录 本文涉及到的所有应用如下: 麦克卢汉所言:「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工作流技术发端于 1970 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 微信最近推出的「朋友圈热文」几乎没有算法过滤。 iPad Pro、iPad Air 2 或 iPad mini 4 上使用 Split View。 应用程序之间的「返回」操作变得非常方便,在屏幕的左上角直接植入了「返回至…」的快捷方式,省去了平凡开启应用程序切换器的时间。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