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马云、奥米迪亚,这些的报业拯救者,都曾是门外的野蛮人
出人意料的是,几个小时之后,还是在2016年1月12日,又一位企业家伦费斯特(H.F. Lenfest)弃权的消息传来。这位85岁的企业家在 2014 年一场不公开的拍卖中以8800万美元拍回来的费城媒体集团(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拥有《费城问询报》《费城每日新闻报》,以及费城最大的门户费城在线),将被他全部捐赠,成为一个非赢利新媒体研究机构的下属媒体,而他同时将向这个非赢利机构再捐2000万美元。这里所谓非赢利机构,并不是不以赢利为诉求,而是根据美国相关法规,如此这般定位可以免税。反正,一句话,此公不想玩了。这最后的2000万美元,算是体面的分手费。 伦费斯特事实上,比休斯宅心仁厚得多。2014年,他和费城的另一位企业家联手拍下了费城媒体集团,当时两人就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是指望从这些报纸、网站上赚钱,而是认为费城需要这些提供与费城本地有关的高质量新闻的媒体,要为费城做些事情。不幸的是,伦费斯特的那位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朋友在交易完成后不久,其私人飞机在波士顿附近坠毁,这桩说好了由两人共同承担的公益使命只能由伦费斯特一人独撑了。他买下了朋友的股份,试图继承朋友的遗志,独自前行。 费城是美国第五大城市,《费城问询报》创办于1829年,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三家报纸之一,先后夺得了19项普利策新闻奖,《费城每日新闻报》创办于1925年,获得了3项普利策奖。费城在线是上述两家报纸的数字平台,同时也提供自己的原创内容。由这三家线上线下媒体为主体构成的费城媒体集团提供的本地内容深受欢迎,但是,报纸发行量与广告节节败退,网站访问量虽然节节攀升,但入不敷出,集团总体难以为继。伦费斯特最终顶不住了。但他并没有试图把费城媒体集团再卖一次,把8800万美元拿回来,或者至少回收一些残值;他试图将费城媒体集团扶上马,送一程,高贵地放生。费城的这些报纸网站已经被折腾够了,这几年来东家屡屡换人,其间还进入过破产程序。(有趣的是,这条在美国刷屏好几天的新闻,在中国连个响都没有听到。) 但是,被放生的费城媒体集团能不能存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伦费斯特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的安排,只能到此为止。 无法拯救、大逃亡,以及无心拯救 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报纸杂志,不那么好玩了,这困局人人都知道。但是,大伙不知道的是,口袋极深的 IT 新贵与传奇企业家,也都可以在媒体业失身。 克里斯·休斯的涉足,显然是一个意外。跟着小扎玩Facebook取得的巨额财富,使这个2012年时还不满30岁的IT青年,有足够的资本玩上一把,但他显然并不懂得怎么玩转媒体。成功的新媒体人(Facebook很难不算新媒体吧),以为自己可以同样成功地玩转旧媒体,成为白马骑士,就像成功的旧媒体人以为自己可以成功地玩转新媒体一样,自负又短视。其实,克里斯·休斯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不懂媒体,而在于他以为自己很懂,因而不懂得尊重专业,牵着一众精英媒体人的鼻子,跟着他走。他自命不凡地直接主导《新共和》杂志的转型,气走了《新共和》杂志的精英媒体人团队,最终不认输才是怪事。有大约7亿美元身家的休斯有的是时间与金钱交学费,一定可以从这一课中学到许多东西。但是,《新共和》杂志这家百年老店,经过这一折腾,本来已经够惨的处境更惨了,未来的路更不好走。 费城故事,叙述方式不一样,带来的震撼也不一样。这是一位老谋深算的与媒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高龄企业家的壮士断腕。突然而决绝。此前,没有人预料到伦费斯特会有这样的选择。从他入主到放弃,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与慈善家(此前他已经捐赠了数十亿美元),他完全有能力再扛上一阵子,完全可以为自己找一个更体面的台阶,以一种更胜利大逃亡的方式,来结束这段艳遇。但他不,就是这么直截了当。 费城故事,是真正让人绝望的。费城故事的终点,也是真正让人绝望的。他似乎在暗示人们,伦费斯特认为,新闻业,无论是报业还是新闻网站,作为一门生意,已经找不到门了。比较理想的是,以非赢利事业的方式来经营。哪怕一个口袋极深的企业家,对新闻业满怀善意,也无力破解这个僵局。 令人尊敬的伦费斯特在85岁高龄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媒体人。1965年,他以一个年轻律师的身份,开始为费城的媒体大亨沃尔特·安内伯格( Walter H. Annenberg )工作。 沃尔特·安内伯格的父亲,在《费城问询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处于困境之时,收购了这家报纸。父子俩把这家报纸,并依托这家报纸,建成了一个强大的多媒体集团,版图遍及报纸、杂志、电台、电视、有线电视网络等一系列媒体相关领域。费城,是他们的大本营。宾大的著名传播学院,就是以 Annenberg 命名的。当然,安内伯格也是更著名的宾大沃顿商学院的重要捐助者。作为一个成功的报业大亨,安内伯格说不上有多么卓越,但是,他的睿智与善良,是许多其它的报业大亨难以企及的。 凭借野兽般的敏锐,沃尔特·安内伯格在1989年,以30亿美元的价格把旗下的报纸、杂志资产全部打包出售,裸退。此后,他就把自己完整地奉献给了慈善事业。但是,在他的手中拿了十多个普利策奖的《费城问询报》,却在此后不久全面来临的数字时代进入了动荡之中。在动荡中,《费城问询报》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雄心勃勃最后都心灰意冷的主人。安内伯格回避了数字时代的困扰,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和他父亲缔造的名报逃不了一波又一波的劫难。 伦费斯特跟着沃尔特·安内伯格干了五年后,1970年出任沃尔特·安内伯格一手创办的著名杂志《17岁》(Seventeen magazine)出版人和安内伯格旗下有线网络部门的总裁。安内伯格拥有的著名杂志还有TV Guide,正是在他的手中,这份杂志成了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后来进入了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序列。1974年,伦费斯特从安内伯格手中买下了两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创办自己的公司 Lenfest Communications。以此为起点,伦费斯特通过有线电视网业务,成为了一位卓越的企业家。仿效他的导师和前老板,2000年,伦费斯特和他的妻子把他们名下的公司卖了,这一笔交易就赚了整整12亿美元。此后,这对夫妻主要做一些慈善的公益事业,把自己的财富一点一点地捐献给社会。有媒体报道,其捐款高达数十亿美元。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