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哪些事情在刚入行时不以为然 入行后却奉为至理的?
比如刚刚说的用户体验中可用性的原则,再比如用户体验的五大要素(层次分类方法不一样,但道理都相通)。还有大致有几种图片排列方式啊、有哪些注册登录方法啊......这些海量的知识,如果不去有针对性地学习,很可能需要自己折腾几个月搞明白一个地方的做法后,才发现在知乎上别人已经答过了,看一眼就全明白。 前人的经验在这个方面显得特别重要。 关于软实力 逻辑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都确实是产品经理要具备的。但这些能力反而更需要系统去学习。 从逻辑方面来说,有的是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逻辑科普书籍,讲社交和沟通的更多。其他的能力比如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都是成熟的大企业已经总结过成熟的方法论的。 这些仅靠个人领悟,不知道多久才能悟到书里能达到的水平。 关于变化 我在读很多书时看到例子觉得老,就有点嫌弃了。估计大家都有这种感受。书的出版周期很长,所以时效性难免差一些,不过主要是指例子。 在读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创业和产品的书之后,我深刻感觉到,除了例子很老,绝大多数的方法论、道理和逻辑,都是不会过时的。 这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翻了很多出版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书,发现现在遇到的问题居然都能得到解答。Web 时代的很多分析,用在移动互联网只是在实现层面有差别,在底层逻辑上完全一致。这也是为什么《用户体验要素》是差不多上个世纪的作品,过了 15 年仍然是产品经理们的必读书籍。 就拿《启示录》举例子吧。这是 2008 年的一本书,但关于产品设计的内容,到 8 年后的现在都是适用的。 比如很多朋友会问我的问题:『外包团队靠谱吗?有什么问题?』 书里提到(作者把外包成为定制):
是不是特别眼熟? 换句话说,这就是现在到处问『开发个 APP 到底多少钱呀?』『我让外包做的产品怎么不满意呢?』的土老板们遇到的问题。 他们既不理解为什么需要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不就是放几个按钮、画几个图标吗?),也不理解为什么外包团队总是做不满意(告诉他们大概的样子,实现不就行了吗?)。 我见过的所有的,真的是所有的,外包团队的作品,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再摘录几段话,看看是不是感觉特别有道理、特别眼熟。是的,这些在我之前的答案中都出现过。 许多产品团队没有意识到,或者很晚才意识到要转变工作重心。更糟糕的是,产品经理还时不时冒出新点子;公司高管认为产品文档还可以继续修改,导致开发要求大幅变更,严重影响开发团队工作。结果不是发布日期一推再推,就是某些功能被迫取消,或者产品质量下滑。 这段话说的就是我提过的『产品经理不仅要想点子,还要保证产品的实现』。 在我看来,每当团队内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时,并非是大家对事实的认定有争议,而是对目标和目标的优先级有不同的理解。 这是我提过的『有争执时讲道理都可以解决问题,除非大家价值判断不同』 我无法想象不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特别是在禁止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产品经理怎样打造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这是我提过的『任何事情都看用户的需求,做判断,而不是主观上做太多自以为是的设计』。 目前流行的研发模式通常是这样的:创业者想到一个好点子,得到启动资金后,马上招聘程序员开发产品。由于创始人最清楚要做什么,因此,他通常会扮演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师的角色。开发团队则按照他的想法实现产品。这些创业公司一般在『秘密状态』下运行,很少与用户互动。另外,由于产品需求和创意往往边做边变化,开发进度相对较慢。 这里面同时提到了创业中『创始人会兼任产品经理』、『创业过程中太过频繁改动需求』和『创业者过于关注自己的点子的保密性』的问题。难以想象,08 年美国就流行的事情,在如今的中关村和望京 SOHO 重新上演。 我看书的时候边看边拍大腿,一是因为说的太有道理了跟我想的一样一样的,二是妈蛋为什么没有早多些读书。 7. 『程序员总是会讨厌产品经理。』 不管怎么讨好程序员,他们总会讨厌你的,不用太担心是不是自己做得太差。协作中尽量公正就好啦。 具体原因?还用说吗。参见第一条。 希望能帮到你。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