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朋友圈,你都是在“晒优越”
第四、扔掉战略、点点突破。找到几个核心点、功能、重要点的传播。举个例子,当时做灰姑娘电影的传播,重点只讨论一个点,就是里面裙子和鞋如何漂亮,连男生都想穿。抓住这一个点反复扩大,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是大而全地去说特效怎么样,故事怎么样。在过程中,如果发现好用,就追加资源,不好用赶紧撤掉,这是不断试出来的结果,不是我想这样就一定是这样的。我一年能做几千个案子,都是不断变化的,这非常考验速度,也很辛苦。 第五、能简单理解的就别怕硬。好多人做广告时候害怕硬转发不起来,就各种软,甚至隐藏自己的品牌,没意义。为什么?如果你的东西是需要被理解的,就要大量的前后文让大家帮助去理解;如果内容是 0.5 秒钟就能理解的,比如双十一大促,这是不需要 “理解” 的东西,就不要怕硬广,新媒体上硬广不见得就是坏事。 第六、沟通!沟通!沟通!需要和大量人去沟通,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这样评论?其实真正的新媒体传播是运营非常重的,和传统推广不一样。以前广告做一个文案、视频,找渠道推就好了,新媒体则是要和不同人、大量人去沟通。为什么在新媒体时代公关和广告分不开了?因为你要理解他为什么不喜欢,这是繁重的沟通过程。 春节期间上映的《美人鱼》电影,它的口碑营销是我做的。公司 14 个人,半个月时间,和 1000 多个 Kol、大号们沟通,能不能看电影、告诉意见?能不能发表一些相关的漫画或者舆论?他们觉得东西不那么差,就愿意替我们说句好话。这部电影的整个新媒体预算 500 万左右,以前电影的预算一般最多七八十万。所以这是一个口碑的时代。最后出来的效果是,当时 B 站上好几个美人鱼相关的视频都火了;漫画转发过万的有十七八个;加上影评四五十篇大号,转发过 10 万 + 的有 24 篇。这些东西都是靠沟通来的,不是强买强卖。 六、官微不怕硬,硬才是硬道理 最后说一下官微运营(微博运营、微信运营)。官微运营的核心,第一点是发声渠道,第二点是粉丝数吗?就算你有 200 万粉丝,谁天天看你?你关注海尔的时候是因为你想买海尔冰箱,而不是因为觉得他们微信的东西写得好。 企业就是企业,企业不是媒体。你想做媒体,不如伪装成一个粉丝,可能反而更有效。就微博来说,因为很容易通过关键字去找到评论你的人,他们为什么喜欢你,为什么骂你?去聊,去沟通,把喜欢的声音放大,把不喜欢的声音私下沟通,微博就是这个用处。 真正喜欢你的人,就在微信上去运营他们,找到那些有影响力的用户,他们分三类: 1. 本身有影响力,比如说一个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力的人,或者大 V; 2. 有创造力,会画漫画,会写小说,会写段子。 3. 很活跃,有大量时间。 三者符合其一就是有影响力的用户,把他们找出来,组成一个粉丝群,给一些福利,让他们去出谋划策。 创始人 /CEO/ 高管,要非常了解他们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这个东西就会成为无限的宝藏——他们在乎的就是其他人在乎的,他们觉得不好,就是其他人觉得不好。在真正出事的时候,他们也会帮你发挥危机公关的作用,远远比你花钱的作用大。 有的人觉得在官方微信上打自家广告很丢人,遮遮掩掩。但你要知道,人家关注你官微就是想知道你的信息,这事要想清楚。关于创始人本身的公关 PR,如果你是一个那样的人就做,不是就趁早别做,没必要。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