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内容运营该怎么做,全在这里了

发布时间:2016-07-15 16:20:13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运营狗工作日记
导读:广义的「内容」,包括音乐、影视、广播、出版等方面。比如,前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加盟小米后就负责内容运营,这里的「内容」就是从广义上说的。

运营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是以数据为衡量效果的依据。对于社区来说,策划有奖活动,收益是社区活跃度,衡量数据是互动量;对于电商来说,包装爆款活动,收益是店铺流量和品牌,衡量数据是成交量。反之,如果运营措施不能带来直接的、可量化的收益,那么这件事就没有价值,就可以不做。

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大部分团队也是这样判断和执行的。但是运营还是会做一些没有直接和量化收益的事,有的是维持产品正常运转而必须做的,逃也逃不掉;有的是主观认为有价值,但却又很难论证。

这样的难题一般都出现在内容运营的工作中,举三个例子:

①启动图。很多APP都会做启动图的运营策划,从而达到活动宣传、资源置换、售卖变现、传输产品调性的作用。每天做出一张符合产品调性的启动图,需要持续投入人力,但却无法给出量化的收益。

②内容带动交易。很多电商或交易类产品,不再是赤裸裸的卖货了,而是通过优质内容辅助用户做消费决策。在这个模式下,对内容质量的要求很高,靠UGC和PGC是达不到要求的,只能依赖官方策划产出,但却没办法区分哪些交易是通过内容带来的。

③内容填充。简单的说,是指运营人员手动填充内容或规范化整合。这里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可分为文字、图片、视频等,应用在社区、音乐、电影等类型的产品。没有这些内容,产品就无法传达自己的定位和调性,也就没了灵魂,但却无法量化每条内容能带来多少用户。

以上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运营的效果无法量化,并且对于产品的最终指标没有直接的拉动作用。

运营做的事或多或少都有价值,但关键是有时不能直接和量化价值,也就是说不清有什么用。比如,在公司每上一天班,就可以拿到一天的薪水。有薪水是上班的直接收益,薪水的数字就是量化收益。「直接」代表了前后两者的因果关系,量化是指可用数字来表达。

假设运营的目标是提升产品的DAU,所以做了「每日1元抢购」的活动,从而带动DAU的提升。在这里,目标是做活动的原因,而活动也促成的目标的达成,两者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最终对DAU的提升效果,是可以量化的。

还是这个案例。为了提升DAU,还可以在各大应用市场做付费推广,从而带动新增激活,只要保证留存不变,就可以带动DAU的提升。这个运营措施对最终目标有间接提升,因果关系也清晰,逻辑顺序是A(运营措施是付费推广)→B(实现路径是新增激活)→C(最终目标是DAU)。

综上所述,没有直接量化的收益,叫做隐性收益;反之,就是显性收益。内容运营带来的收益很多时候都属于隐性的,下面用三类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图片类

1.启动图

上文提到,启动图的常见玩法是:活动宣传、资源置换、售卖变现、传输产品调性。前三种情况,只是把启动图当做资源位,本身重在管理而不是运营;最后一种情况是内容运营应该做的事,很多产品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好,下面举几个例子。

①网易新闻

请了闾丘露薇、冯仑、吴晓波等人,各用一句话来传递网易新闻「有态度」的品牌。

这是在面对「巴黎恐怖袭击」这样的大事件时,网易新闻做出的响应。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去传递产品的品牌形象。

②咸鱼

咸鱼在科比告别赛当天做的启动图,文案是「永远和你在一起」。意思是虽然科比不在球场上了,但我们还在。虽说不是特别贴切,但至少把热点和产品结合起来了,能看出运营是有策略的。

内容运营该怎么做,全在这里了

③回家吃饭

运营可以结合的点,不仅包括巴黎恐怖袭击和科比退役这样的大事件,还包括各种节日,甚至「回家吃饭」利用的节气。

内容运营该怎么做,全在这里了

④UC浏览器

经历过高考的你,看到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启动页,应该会对这个浏览器留下很深的印象吧。

 

内容运营该怎么做,全在这里了

⑤猫眼电影

猫眼每天都会推出一张启动图,内容是电影海报+一句话文案,负责这件事的内容运营,是一位有几千部观影量并且有审美追求的同学。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