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腾讯的18年产品史——从“狗日的”腾讯到最受人尊敬的产品帝国

发布时间:2016-05-27 01:07:37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三节课
导读:腾讯,现在已经是中国国内公认的最具“产品”基因的互联网公司。在腾讯的帝国版图下,曾经拥有国内价值最高的产品——QQ,现在还拥有另一款价值更高的产品——微信。

事实上,QQ真正开始发展壮大起来,是在2001年。到2001年2月,短短2年过去之后,腾讯QQ的注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这一数字放在当时很多家庭还没有上网条件的大背景下,尤其可贵。甚至可以说,当时的QQ已经基本上统治了国内整个PC电脑的即时通讯。

顺带说一声,大约在2000年年底,又一个著名的QQ功能上线,它就是QQ群。

同年,紧紧依靠QQ产品之上的其它产品也开始得到发展。坐拥海量用户的腾讯,在这一年推出了TT浏览器,其IM软件-浏览器试图从两端来绑定用户入口的产品策略,与后来搜狗所谓“三级火箭”式的战略,颇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在那个互联网还很早期的时代,腾讯凭借着自身敏锐的嗅觉,开始了自己的产品布局。以QQ为中心的腾讯产品生态,从此开始逐渐有了雏形。

3. QQ商业产品的探索与成功

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腾讯陷入资金最为困难的时期,马化腾一度四处寻求出售腾讯,最终因无合适买家而无果。

正如此前我们提到的,福祸总相倚。没有低价把QQ和腾讯卖出的马化腾被迫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并最终在IDG和盈科数码处获得了腾讯的第一笔投资。

此后,度过最大难关的腾讯,发展慢慢步入正轨。

2000-2002年是QQ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一直没有商业收入来源的QQ,也恰好在这一时期迎来转机。

当时的腾讯刚刚摆脱资金困境,而中国移动也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基于QQ庞大的用户数和恐怖的用户活跃度,双方几乎一拍即合——腾讯开通了通过中国移动短信通道每月支付5元的移动QQ业务,用户可以用手机短信与QQ好友实现信息互通。

QQ依靠着这一无线增值业务,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如果说这时腾讯的营收完全来源于中国移动,那此后“QQ会员”这一商业产品的蓬勃发展,则彻底让腾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中。

2000年年底,作为一款时至今日仍然很成功,令无数互联网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商业产品,“QQ会员”正式上线。自上线之日起,它的核心产品逻辑和架构此后稳定运转了很久很久,经十余年未有改变。

其实,QQ会员的核心逻辑,就是给予付费会员一些外显的特权。这些特权,小的有红名、等级等,大则有游戏特权、票务特权、聊天记录漫游、更高好友上限等。

这套体系,前无古人,乃是腾讯独创。

据说推出QQ会员之时,腾讯自己也心中无底,更多只是想要测试,但未曾想,会员自推出之日起,就进入了持续火爆的循环中,成为了此后十年里,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商业产品之一。

承接着QQ会员,腾讯在2001-2002年间连续推出了Q币、QQ秀等其它一系列商业产品,继续大获成功,使腾讯进入盈利时代。

其中,QQ秀这款产品,恐怕连腾讯自己都没有想到,它会那么受欢迎。作为一个用户在QQ上的虚拟形象,QQ秀是第一个让用户愿意持续为之付费的产品,同时也是腾讯早期赚钱最多的商业产品,它的出现,让腾讯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商业收入依赖,对于腾讯的价值是战略级的。

回过头看,腾讯的商业产品成功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假如一个地方已经充分承载了你的社交关系和各种圈子,以至于你已经对它形成了某种依赖,那么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些让用户在这里能让自己身份、存在感都变得更加突出的增值服务,用户是愿意付费买单的。

二、以QQ为中心的“在线生活帝国”与“山寨”腾讯的蜕变2003-2010年

1. 腾讯的产品线决策

通过QQ会员、QQ秀等商业产品探清了盈利模式的腾讯,路走得越发坚定。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作为腾讯联合创始人的张志东曾在演讲中提过,2004年,腾讯也面临着一个产品规划甚至是企业发展上的重要选择:关于此后腾讯的产品线,是专注于自己比较熟悉并且确定能盈利的即时通讯领域?还是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点,把版图画得更大一点,搭建一个前景和风险都未知的,所谓“在线生活”的概念?

经过漫长而严肃的讨论,腾讯团队的选择,是后者。自此,腾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 腾讯的产品布局与规划

事实上,围绕着“在线生活”这个概念,腾讯的产品布局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

2003年,腾讯第二代IM平台研发完成,这是对初始第一代平台的升级和重构,为腾讯从单一IM到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

2004年,腾讯网上线,腾讯发力媒体&广告业务。到2005年,仅短短一年时间,腾讯网就已经赶上了拥有先手优势的网易、搜狐和新浪,跃居国内4大门户网站之一。

2005年,QQ空间推出,经历了从类似QQ秀的虚拟化产品,到博客、社交网络,再到开放平台的转型,Qzone至今仍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平台之一。

2004-2009年间,腾讯陆续上线的产品还包括腾讯TM(2004)、QQ音乐(2005)、QQLive(2005)、Foxmail(2005收购)、腾讯电脑管家(2006)、QQ拼音(2007)、QQ旋风(2008)、QQ影音(2008)……以QQ的海量用户为基础,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在相应领域内都迅速冲到了行业用户数第一的位置。

3. 游戏产品——腾讯大厦的商业基石

在隐约已经有了“在线生活”的这个概念方向后,腾讯所有陆续上线的产品线里,最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是游戏。

2003年,QQ游戏大厅上线,主打各种棋牌类休闲游戏,目标直指当时国内休闲游戏领域的霸主——联众。

与联众相比,腾讯进军休闲领域的优势极为明显——

第一,QQ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全中国网民必备,且极度依赖的一款产品。甚至可以讲,对很多网民来说,他们可以不知道门户、BBS这样的东西,也搞不懂互联网背后的所有逻辑,但他们一定知道QQ。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