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运营:你如何快速划分你的用户?
意见领袖:多存在于一二线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从CD时代就家藏很多,不少人有一书柜的CD。对于喜欢的音乐流派和艺人如数家珍。虽然有固定的音乐口味,但也经常去接触新的音乐风格,听过的音乐数量以万计,音乐是生平最大的爱好。 大众用户:普通的音乐口味并且已经固定,对新的音乐风格不感兴趣。接触音乐的渠道主要是排行榜、娱乐综艺节目、周围朋友的传播,偶尔听到一些小众的音乐,但记不住艺人。音乐好听即可,并不在乎背后代表的意义,音乐是一种伴随性的消费。 行业从业者:不仅是艺人、词曲作者,也包括乐评人、电台DJ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行业从业者的年龄显著降低,很多中学生就开始了电子音乐的创作。因为电子音乐创作门槛低,一个人也行。音乐对他们而言是自己的事业。 行业精英:占据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在音乐行业中拥有巨大号召力,流行偶像、实力唱将、乐坛祖师、唱片业大佬……掌握了传统音乐行业中最好的资源,拥有最大的话语权。音乐对他们而言是获得财富和名望的手段。 同时把音乐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加上,这样能看清楚市场的竞争状况: 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天天动听:这些是当时市场上用户量排名靠前的产品,基本都经营了7-10年左右,拥有很广的市场基础,产品知名度很高。这些产品都是围绕大众用户群来做的,但其中有些许不同:QQ音乐由于背靠QQ平台,用户群相对年轻(QQ的接触点是年轻用户);酷狗和酷我音乐由PC时代积累的用户群发展而来,用户的年龄相对较大;而天天动听主打音质好,在安卓市场上耕耘多年,拥有不错的用户粘性。但这些产品对于意见领袖用户群,基本没有吸引力。 虾米音乐:产品定位于高端用户,音乐内容由用户上传,曲库相当的完整丰富,在Web时代流量一度增长很快,吸引了很多高端用户。用户群年龄相对豆瓣音乐要大一些,在当时是一个小众音乐圈子。 豆瓣音乐:如果说虾米音乐是文艺青年、摇滚青年,那么豆瓣音乐的用户则是小清新。用户群没有虾米那么高端,同时年龄也相对低一些。也是一个小众的音乐圈子。 多米音乐:在这些产品中成立时间最短,专注于移动端发展的产品,定位于音乐口味相对高,同时更年轻的用户群体。多米在安卓手机厂商预装红利的时候发力,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用户。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到,尽管在线音乐市场是个红海,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细分市场机会。在2010年成立的多米,就是选择了一个细分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初步成绩,尽管在2012年时还没能取得挑战行业大佬的机会,但已经能让嗅觉灵敏的人闻到机会。 三、通过问卷调研来验证 在通过快速划分用户群后,能对市场上的用户群和竞争对手,有一个直观感性的理解。对经验非常丰富的产品经理来说,有相当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做出初期准确的用户群划分。这种判断力取决于经验,而经验其实取决于之前的失败——在不断的失败中积累对问题的逻辑分析方法和对用户群的感性认识。 然而就算是再有经验的顶尖产品经理,总会遇到自己还不是很熟悉的用户群和市场,何况那些绝大部分的普通产品经理?面对的市场和用户群是复杂而多变的,在快速划分用户群之后,如何能够同样快速的进行验证呢?毕竟互联网行业对于速度的要求是人尽皆知。 这里介绍一种办法,通过问卷调研的定量研究,验证之前定性研究分析的结果,从而以较小的成本来鉴别自己判断的正确性。问卷调研主要需要考虑这一块: 1. 问卷的目标用户和投放渠道。为了达到定量研究的效果,研究的每一个类别的用户群都需要有足够多的样本,最好不低于50。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问卷的用户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但大部分情况我们都是资源紧张的,因此需要提前计算好所需的最少的用户数量。同时要考虑问卷的投放渠道,这个渠道是否匹配所想要调研的用户群?渠道并不是看上去用户量越大越好,而是与调研的用户群越匹配越好。 2. 问卷的大纲。首先利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全面的列出想通过问卷拿到的结论。然后由此逐个展开,形成一份树状结构的大纲。最后,根据重要性的判断,剔除一些不需要的问题,并将重要性高的问题标注出来。例如在网易云音乐这个案例中,我会考虑在大纲中重点考虑这几个方面: a. 希望通过问卷中的产品知名度、最常使用的产品、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的人口属性问题,来验证QQ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多米音乐等产品的用户群特征猜想,以及各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b. 通过用户听音乐的频次、听音乐的风格流派、喜欢的艺人、评价自己喜好音乐的程度,和用户使用不同音乐App的频次,来交叉分析和验证不同用户群的特点; c. 通过让用户选择自己常用的发现音乐的方式、分享&交流音乐的频次、开始养成听音乐习惯的年龄和原因,结合之前的人口属性,来验证不同用户群对发现音乐和分享交流的观点。 3. 问卷题目的设计。提纲设计好后,就可以着手开始题目的设计,这需要一定的用户调研的专业知识,跟随有经验的用户研究员学习、看专业书籍,无疑是最快的学习方法。在题目设计时,需要注意: a. 题目数量能少则少。现在的用户都是懒的,而填问卷通常是一个很枯燥的体验,因此没有人愿意花5分钟甚至10分钟以上来填写,就算提供很丰厚的奖品也无济于事——因为即便如此,用户也只是为了奖品而去尽快完成问卷,而非认真思考,这样拿到的结论会谬之千里。所以,不断的去减少题目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每道题目都去问是否必要?是否能与别的题目合并?而这个过程需要重复两三轮,直到确定确实没有可以删除或调整的题目了。 b. 题目的顺序很重要。不要一开始就问性别年龄职业收入这样的人口学问题,这些涉及到隐私。让用户一开始接触到不太需要思考、浅层次一些的问题,也是必要的。从易到难,让用户逐渐进入状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思考问卷后半部分复杂的问题,这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更加友好。 c. 题目的文案要精简、选项不要过多、尽可能让用户做选择题并且控制开放式回答问题的数量……这些小窍门会随着经验而累积。作为产品经理,你时刻需要注意抓住重点,设计问卷时也是,让你想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在问卷中有足够多的问题来验证,让最重要的问题在问卷中逻辑严密、反复测试没有问题。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