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天天用你的产品,却不曾在意你的品牌
(2)帮助用户隐藏自我 品牌有时候可以帮助用户隐藏真实的自我,从而提高他们的形象。 比如电饭煲刚进入日本的时候,主打便利,推广效果很不好。原来是家庭主妇认为,为了便利性而选择电饭煲,这是偷懒的表现,自己形象不好。 后来电饭煲改变了说服方向,主打「烹饪最好的米饭」,帮助用户隐藏了这个动机,结果大获成功(即使她们真实的动机是便利性)。 再比如奔驰宝马等高级轿车,经常主打性能(即使同等价位下的性能肯定低于丰田等),也是帮用户隐藏自我——即使人们为了彰显地位而购买 BMW,但是也不想表现出这一点,他们更喜欢说「我买 BMW 不是为了彰显地位,而是因为它的最新自动驾驶技术很牛逼。」 总之,如果你的品牌能够帮助用户表达自我或者隐藏自我,就相当于提供了产品使用价值以外的价值,就会拉近用户与品牌的心理距离。 所以,你需要不断地问自己:
4、帮助用户强化自我认知
用户不仅仅是想向周围人证明自己是谁,同时也想向自己证明自己是谁。 记得本科时候,有的同学明明一整天都在玩手机,却还要背着书包去图书馆。因为单纯的「去图书馆」这个行为,帮助他们安慰了自己内心——「这证明我今天是想学习的,而不是在寝室颓废。」 之所以需要这样,是因为就像一个人无法直接知道别人的性格一样,我们同样无法直接知道自己的性格。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行为来判断别人的性格(比如看到某人去图书馆,我们会觉得他是用功的人),同样,我们也需要通过行为来判断自己的性格(比如看到我自己去图书馆,自己的潜意识也会觉得我原来是一个用功的人)。 而如果品牌能够帮助用户「认识到自己是谁」,就会拉近用户和品牌的心理距离,而不仅仅是把产品当工具。 比如李叫兽最近一直懒得去健身,但我的手机上一直装着一个叫做 KEEP 的健身 APP,因为单纯装这个 APP 的行为,向我自己暗示「我是一个经常健身」的人。 而如果我直接卸载了这个 APP,无疑是向自己宣告:我已经放弃健身了。 当然,我不会这么做。所以我一直保留着这个启动率几乎为 0 的 APP。 总之,人需要不断向自己确认自己到底是谁,而你的品牌恰好可以帮助这一点。 所以,你需要不断问自己:
5、帮助用户增加正面情感
之前遇到一个品牌,希望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而不仅仅是被用户当做工具,所以想主打「为爱而生」或者「温馨伴你同行」。 但是当我问:你的新情感战术,如何增加用户的正面情感? 接着就发现答不上来了——大部分人所谓的「提高品牌情感」,只不过是在增加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帮助用户增加情感。 而成功的「品牌情感塑造」,应该是帮助用户增加情感。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