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工具型产品+社区为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存问题?

发布时间:2016-04-01 10:26:36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鸟哥笔记
导读: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互联网产品都具有工具属性,甚至大部分互联网产品都是从工具发展而来的。即使是如今的QQ与微信,淘宝,百度搜索,我们如今依然可以称之为「即时聊天

提问:很多工具型产品+社区“似乎”成了标配,但用户依然是用完即走,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

工具型产品的主要产品价值在于: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从一方面来讲工具型的用户使用产品场景单一,且时间较短,为了实现商业化价值,搭建社区,提升产品的用户粘性及活跃度,但是实际情况,较多产品的社区互动交流用户并不多,

问题1:工具型产品为了实现更大的商业化,改变单一的盈利模式,搭建社区是标配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尝试?

问题2:工具型产品+社区,在转型过程,存在哪些坑?如何才能避免用户用户即走,社区廖无几人互动交流?

▍Shinlai TWT 惨品修理

这是个很有意思好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互联网产品的源问题。刚好做过社区的,有些思考。

互联网产品都具有「工具属性」

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互联网产品都具有工具属性,甚至大部分互联网产品都是从工具发展而来的。即使是如今的QQ与微信,淘宝,百度搜索,我们如今依然可以称之为「即时聊天工具」「网购工具」「搜索工具」。由单一产品发展为平台,进而生态圈。业界巨头的发展路线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互联网产品。

社区是目前沉淀用户最有效的手段

社区的主体是UGC,本质是信息与人的相互作用。这样的「社区属性」,目前来看,是最有效率的聚拢、沉淀用户的手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摆摊要去人多的地方,商业化的基础依然是有很多的「人」,10万个下载量,注册量,也比不上1万个人每天在社区发一条动态。(这里不谈社交)

所以,惨品修理们都有一个社区梦。(←.←)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就以工具本身作为UGC来建立社区,其内容量和价值量是有限的,因此,大部分这样的工具产品做社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此。反观一些做的尚可的工具型产品社区,则并非完全局限于工具本身。

举个栗子,墨迹天气最初只是个天气应用工具,后来发展成目前的天气应用+图片社区的模式。挖掘的是与天气相关的元素郊游、美景。类似的还有网易云音乐(现在不能把它叫做音乐播放器了吧),大姨吗等等。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结论来了。决定 工具+社区的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产品本身是否除了工具属性以外,还有其他可以挖掘的社区属性。

下面来回答问题

问题1:工具型产品为了实现更大的商业化,改变单一的盈利模式,搭建社区是标配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尝试?

要改变「正版收费」「套餐收费」「功能收费」的单一盈利模式,搭建社区当然不是标配。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做强工具本身,然后做上下游的衍生工具,拓展工具的产品线,做成市场标准。例子如Office、Adobe。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领导层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该工具是否能在做强工具这条路上走的通。当然,还要取决于技术团队的实力。

对于没有技术积累或供养豪华技术团队的中小型公司,重点一般还是在运营,即通过人为干预较强的运营团队来实现突破技术实力不足的缺陷,而社区靠的就是运营。

虽然是两种发展模式,但这也并不是单纯的二选一,很多产品可以两头走,既加强工具,又做社区,至于效果,看市场,看投入。当然,还有没有第三种选择,期待大家探索。

问题2:工具型产品+社区,在转型过程,存在哪些坑?如何才能避免用户用户即走,社区廖无几人互动交流?

倘若决心转型工具+社区,我认为的几个坑:

第一,社区没有定位。非常典型的一种就是:A:啊,我们开发了一个工具,要让用户留下来,我们做个社区吧。B:什么社区?A:就是讨论咱们工具的社区啊。B:...

搭建之初并没有对整个社区有个定位,规划。到底是为了促活,还是为了转型;社区主要产生什么内容,有哪些用户。你可以说,用户就是用咱们工具的人啊。你真正去研究才会发现,这些人还是有区别的,有人只会用这个工具的部分功能,有人则会利用该工具和其他工具搭配使用,有人还能利用该工具干一些其他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些人都可以进行挖掘,作为内容生产者。

第二,社区运营失控。定位清楚了,但是在运营过程中,组织活动,组织内容生产的时候,并未遵循定位。导致与社区建立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避免用户用完即走呢?张小龙说: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这句话本没有错,站在微信那个位置,谁都有底气说这句话。而普通的中小型企业,为追求商业价值,势必希望用户是长时间使用产品的。

用户用完即走的原因各种各样,是社区引导做的不够,还是内容价值不够,需要去调研。社区运营不是搭个台子,然后大家就自动来互动了。社区是运营起来的,意味着在初期,需要运营一只UGC团队,自然持续的在社区产出内容。

从工具导流,前提是工具本身有足够大的流量。否则,就那么毛毛几个人,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互动。因此,相当多的工具型产品选择做社区的时机,一般都是工具导流足以支撑社区活跃的量的时候。这个量,每种工具产品都不一样。需要团队对环境有足够的判断。换句话说,一开始做工具就引入社区,很难做。

▍Jammie 有意跳槽 产品经理

社区功能之于工具型产品是否必要,取决于产品针对的用户需求是否具备潜在的社交价值

判断条件:

1、是否具备话题性?产品指向的痛点或用户的使用场景具备某种话题性的情况下搭建社区才有价值,如果你是极简汇率的产品经理,你会在这样一款工具型产品上搭建社区吗?

2、能否持续地带来价值?话题性所代表的价值可能是短暂的,而工具型产品提供的价值是持续的(不然也用不着开发一款移动客户端产品)如果社区内不能持续的产生有价值的内容,用户依然会用完即走,不会产生互动。

3、能否提升价值供给的效率?用户使用工具类产品的目的是提升效率,社区功能也必须围绕解决效率问题设计。举例来说,用户使用美图类应用在工具层面的价值诉求是快速美化照片,在社交层面的价值诉求是第一时间获得好友的赞赏,如果你的社区提供社交价值的效率不如朋友圈或微博,用户依然不会买账。

社区一定不是“标配”一方面内容提供方生产内容的时间相对较长,优质社区需要内容审核;另一方面,内容消费方需要在良好的筛选分发机制下才能找到符合预期的内容,提取信息价值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如你所说,工具型产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这样看来,社区只是下策。

▍毛球 360 产品经理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