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发布时间:2016-06-05 09:20:29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假装我是老司机
导读:2016年6月2日,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正式发布了小米手环2,此前距离小米手环1代发布已经快两年时间,在这两年中,小米手环销量达到了恐怖的2000万枚,此次搭载一颗OLED屏

到了最有争议的阶段,固体和液体介质也许会有人质疑公平性和合理性,那我们再来最后一轮,也就是在小米手环光感版上市初期最具争议的“空气心率”检测,抛开任何固体和液体障碍物,放置三款设备在同样的两种场景中,一是放置在桌面上,二是用手机床头夹夹在空气中,确保各自背部的心率传感器不受其他任何物体的影响。

▼ Fitbit Blaze:分别测试静置在桌面上和夹杂空气中,背部挡心率传感器均不受遮挡,Fitbit Blaze依然只是在夹起状态下得出了数值96次/分,静置在桌面上没有结果。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 Apple Watch:相对于Fitbit Blaze,本人更喜欢“没有大脑”的苹果手表,无论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快速地给出数值,当然,数值严重不稳定,此次在空气中得出的结果更是离谱,分别为215次/分和54次/分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 小米手环2:我越来我越喜欢她了,固体介质、液体介质测试中已经准确过滤出非人体测试环境,此次在空气心率测试中依然准确判断,醒目的“×”,自然界三态物质已无法再对小米手环2的心率检测造成任何影响!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小米手环2秒杀Apple Watch,全网首发对比测试

经过第一轮的静止心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知名的主流智能手表/手环在心率检测方面的表现各有千秋,也许是各自的算法差异造成结果有一定差别,说话、呼吸节奏等因素也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对于Apple Watch和Fitbit Blaze,新发布的小米手环2在心率检测上更加稳定与平和,没有Apple Watch所带来的浮躁冒进和Fitbit Blaze的模棱两可。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本人拿来身边作对比的三款设备是现今智能可穿戴市场份额的世界前三品牌,此次小米手环2带来的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外观上的改进都让人眼前一亮,此前小米手环光感版饱受“空气心率”争议,笔者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对比,发现其实并非小米手环光感版本身的缺陷,而是一个普遍现象,且是正常现象,以上测试以足以证明,这里笔者想再和大家分享下智能腕带设备的心率检测原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腕带设备无一例外都采用了光电式心率传感器,它在测量时二极管能发出绿光,用反射式光电测量法获得桡动脉PPG信号,对PPG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频域进而实现人体心率的检测。简单地说,就是用一道光照到动脉上,再反射回来,根据反射回来光的变化,计算出人体的心率。

心率类手腕设备检测的重点在于人体组织,非人体的物体也会读取到一些数据,这是已知和正常的现象,基于光的反射原理得到数据后心率检测会有读数,这个状况无法全部避免,于是会出现心率手环(表)在“非人体介质”的情况下出现心率数据的问题,即Fitbit Blaze和Apple Watch在以上固、液、空气介质测试中出现“心率值”,以及此前小米手环光感版能检测“空气心率”的现象。

经过两年的积累和沉淀,小米手环更加成熟了,也许就是这种积累和沉淀,才做到了技术上的跨越与突破。相比于苹果和Fitbit,我更愿意拿小米手环2作为日常腕带设备,至少,我不担心续航!

(以上测试均为本人实测,部分技术原理摘自专业网站,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