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不喘气接着往下做下个产品
答:没有,朱萧木讲完了以后大家都觉得挺好的,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后继有人的,而不是一个老一辈相声演员在上面说传统段子的。而且我们的产品团队参与了甚至主导了很多功能的定义和开发,由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来介绍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合适的。T2 是我们相当多的团队参与贡献才完成的。 问:做手机,有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工业设计等,在这些领域,老罗你有积累,但在技术研发方面需要依靠专业人才和合伙人。最初你是凭着对设计和用户体验的自信进入手机这个领域,但做手机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可掌控的部分,比如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基于对于对手价格、产品线定位的变化要产生一定的应对和改变,有的圈内人觉得 “你应该对这个行业有敬畏,当初闯入可能有一种无知无畏”,不知道你怎么看这种看法? 答:锤子科技要做成有差异性的企业。有变化有差异的不走寻常路的企业开始起步的时候都是无知无畏,这件事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想得那么清楚,所有的资源都具备,稳稳当当走出这一步的企业,最后往往沦为一个平庸的企业,所以我们对自己无知无畏这件事从来都是很坦然的,并不完全是坏事。 敬畏不敬畏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做企业不讨论哲学问题。至于说不能掌控的东西,没有企业能掌控一切东西,特别是我们新的创业公司掌控不了太多,其实最终这个企业成与不成体现在你为不懂的东西交出的学费和代价,和你在过程中学习并且以原来固有的优势获得的成长和好的东西这个收益,完全取决于这两个哪个更大,如果你边学边往前走,然后原来固有优势得以发扬光大,这个时候你由于没学会足够多商业方面的东西,导致企业出现的丢分大于你原来固有优势和成长过程中的加分,那企业就会在没成之前死掉。 如果你原来固有优势的发扬光大和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成长,这两个加起来的收益大于你在未知领域里边掉到坑里的代价和学费,如果这样的话企业就会成。所以最终大家都是努力做好自己能够掌控的那部分。然后尽量减少未知那部分的损害,就看然后就看速度哪个快,好的这边速度快就成了,坏的那边速度就败了,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这都是正常现象。 再补充一点,我们并没有觉得什么市场格局消费者口味发生了多大变化,我们原来擅长的那些东西是我们犯了那么多的错、走了那么多的弯路还能活下来,并且继续前进的一个坚实基础。而我们没做好的那部分不是消费者和市场发生了多大变化,我觉得人对这些消费类产品的需求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说由于我们在一些供应链、生产、研发速度这些方面种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还没有调到理想状态,否则我们起步创业的时候赖以成立这个公司的基石和基于对于这个市场的判断我们是从来没有变过的。 问:在年中接受迅游投资之后,下半年是否完成较大的融资?阿里是否投资锤子?目前锤子的融资状况有啥可以透露的?之后生产的资金压力大吗? 答:这些会在合适的时间公布。 问:T2 发布之后整个锤子公司是不是到了一个可以喘口气的程度,或者说是不是摆脱的生死存亡状态? 答:生死存亡早就过了,因为我们以前就有巨头讨论试图收购我们,原因是我们的操作系统和用户体验是无敌的,这些企业也非常看重我们这一块的价值,但很显然,都没有成行。所以生死线早就过了,一个企业如果被一个合适的价格卖掉,很好的价格卖掉也是一种成功,也许对于我个人是失败,对企业可以说是成功。但是我们投资人、管理层、和我都不打算把公司卖掉,都有信心把它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所以我们还是要往前走。从这点上来讲,生死线早就过了,我们还在不断地进化。 T2 发布之后是不是喘口气了,喘口气是谈不上的,科技行业竞争永远都是日新月异的,任何公司到了一个舒服的阶段都应该做的是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给大家大气继续往前走,而不是停下来休息,永远不能休息,一休息就死掉了。 问: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不喘气接着往下做下一个产品。 问:传播和关注那么多,最后落在销量上 T1突破了 25万台,这个数量放在整个行业里来看确实小众了,这个用户群体定位是不是太小众了?锤子手机最初对于 “城市年轻人白领中产中有文艺情怀”的这个定位,是出于商业的考虑还是其他考虑?其实工匠精神、天生骄傲也可以打动大众。文艺青年本身就很挑剔、消费能力给人的印象是并不高,收入较高的就认同苹果。预计接下来会改变或扩大吗? 答:当然不是,我们不是想做一个小众的机器,如果小众机器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机器做得非常暴利。25 万台小众,这个看法我是完全不同意的,因为任何机构出来了以后,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一出手就直接获得巨大成功的,但是在整个商业史上这种是少数。企业的发展一般说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第一款产品在均价接近 2600 块钱的情况下,卖出 25 万部以上,消费者可能不了解情况,其实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讲,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因为即使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做 2500 块钱以上的手机,也不是每个都稳赚不赔的。制造业里面商业上的现实反而是,很多大企业第一次尝试去做 2500 元以上的机器的时候,都没有一举成功,甚至是连续多个产品都产败了。 我们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开了一场发布会,经历了供应链和生产方面那么多的错误和磨难,也由于管理层的一些业余,导致惹了巨大的麻烦和公关危机,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还能以那个价钱卖出那么多的机器,内行人圈里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外面的消费者或者大众有一些看法是正常的,因为消费者去买一个非常成功的名牌的时候,他们不会记得这个名牌早年是怎么辛苦挣扎的,不会记得这个,大家看到的和记得的只有最终的成功,看不见这个成功者经历的那些东西。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对这个是非常坦然的。 问:T系列和坚果,坚果为了走量,跑通生产环节和改善供应链,但 T系列就相对更加小众,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用户整体对锤子的定位的印象?有没有预料到潜在的风险?外界看来,坚果走量跟 T1发布时的一些理念相差较远,比如天生骄傲等。你觉得商业的力量会可能让你远离初心吗? 答: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规划了两个品牌,同一公司下两个系列,严格地区分层级。大家都认为奔驰宝马是豪华车吧,丰田和本田是比较经济型的轿车吧?其实看看宝马 3 系多少钱,奔驰 C 级多少钱?跟丰田和本田是差不多的,尤其在海外市场, 问:你希望把锤子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企业? 答:当然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