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硅谷之外,下一波颠覆式创新将在哪里诞生?

发布时间:2016-02-06 00:16:1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雷锋网
导读:下一波的颠覆式创新究竟会在哪里?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马尔科夫是怎么说的?

现在又有一波有意思的虚拟网络在硅谷形成。其实不仅仅是在硅谷,现在只用你的电话就有可能把各种竞争的交通体系连接在一起。像Urban Engines和City Mapper之类的公司,正在研发能够有效利用多重交通体系的应用软件。人们预计沿着硅谷主干网的干线101公路,会在2020年完全瘫痪。基本上,恶劣的交通堵塞让你只能泊车走路,这就使得这种虚拟网络变得至关重要。

问题是在新型的私有交通工具体系、正在成形的虚拟网络和谷歌汽车,及时来挽救老朽破烂的交通设施之时,我们能否把它们结合起来做些什么? BART( 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正在我们眼前倒塌,由于铁轨正在修理,BART的火车无法在上面通行,这件事是很恐怖的。铁轨在老化,只是看能撑到什么时候而已。

同时,国家正在商讨建造一套穿过洛杉矶的高速铁路系统,除了因为政治原因需要经过中央山谷,这个方案几乎是疯狂的。这些新技术真是让人又悲又喜。在美国最高科技的地方却实行着第三世界的交通体系,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像麻省理工比特和原子中心的负责人Neil Gershenfeld所认为的那样,这种价值观认为你得到一流的教育是因为你能在需要技术管理的工作上运用你的专业知识。Gershenfeld尤其有着一群优秀的学生,它们都在硅谷以相当高的水平从事一些非凡的事业。

他还是一名反对Peter Thiel(PayPal联合创始人)人士,他反对Thiel那种“如果你欢喜你就应该去做”的论调。举个例子,像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就是因为有一个愿景就在某个时刻去实践了。Thiel这一想法的问题是,现在那种愿景不像乔布斯和盖茨那样,是怀着对技术的尊崇,经过对特定情况深切理解的。他们两人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机会,心怀更大的愿景。能够一起创造新经济。

硅谷之外,下一波颠覆式创新将在哪里诞生?

(约翰·马尔科夫 著)

| 只有梦想家才能颠覆式创新

Thiel基本上就是在叫人去做狂热的教徒。我没有愿景,但我想先成为一名企业家,然后再考虑愿景。而事实上,愿景必须放在首位。我没有很密切地关注Thiel,但我也没有看到在创建新行业方面有像盖茨或者乔布斯那样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想法出现。

有些人认为这就像是硬币的两个面。硅谷不只有黑客文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沃兹尼亚克(苹果联合创始人)。苹果的成功是企业家史蒂夫乔布斯和技术狂人沃兹尼亚克的完美结合,要知道,沃兹尼亚克在最初制作个人电脑的时候,只是想向自制计算机俱乐部的朋友炫耀。

是乔布斯说,“嘿,这玩意儿有市场”。你很少会在一个人的身上看到这两种品质的结合。你通常会分别在两个人的身上看到,一个是对技术充满激情的,一个是有着商业触觉去认识到有市场的,然后两个人走到一起。早些时候,你可以看到Hewlett和Packard(译者注:惠普的两个创始人),他们是两个技术工一起变为商业家的。如今在硅谷,你更多看到的是一个对技术充满激情的人或者一个小组和一个有着商业专业知识的搭档结合。这样才能办一家成功的公司。

硅谷之外,下一波颠覆式创新将在哪里诞生?

(创造了Apple II的乔布斯和沃兹)

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不很清楚Uber是否真的有不可思议的技术。但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想法,被技术实现了。分享型经济的概念是由Uber出现之前由另外一群人先倡导的。想法已经在那里了,只是Uber的人先扑了上去,然后他们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主导力量。

我担忧的是硅谷未来的单面性。我担忧它不是文艺复兴般的文化,而是工程文化。而且还是一种被认为是革命性,实则不然的工程文化。很久以前,硅谷曾经出现过两大思想。

第一个先驱者是Engelbart。Doug Engelbart定义了“个人计算”的概念。十年之后,Mark Weiser,又定义了“普适计算”的概念。而Alan Kay放弃使用Engelbart的思想,转而创造了Dynabook这个思想,正是这一思想成为了现代个人计算机。但是“个人计算”是从Engelbart开始的。然后来到了Mark Weiser这里,他提出这一意义深远的思想:计算将会消失在日常物品中,日常物品将变得像魔法用品一般,这是第二个重大思想。而第一个理解并利用如上思想的是人是乔布斯。他第一个把电唱机变成了iPod,然后又把手机变成了计算机。这的确是很伟大的思想。

| 下一个浪潮在哪里?

过去10年,我一直思考一件事,就是在什么时间点上,第一个新变革会在硅谷外发生?上一次世界性的新变革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它重新定义了计算图景。那是2007年,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我曾以为创新会发生在欧洲。在那时,所有有趣的移动应用都首先出现在欧洲,而不是美国,而iPhone的出现使得创新又重回硅谷。

相信在未来,另一个主要变革会出现在硅谷之外的地方,我认为互联网让这更容易实现。弗里德曼说过世界是平的,而互联网使世界更平。因此在未来,为什么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不会首次出现在硅谷以外的地方呢?这完全是可能的。未来将会怎样?智能手机之后是什么?我现在打赌,是增强现实,或者是一些类似增强现实的产品。

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司正在讨论或者试图发展一种技术,这一技术会让鼠标消失,让键盘消失,让智能手机消失。未来,你和计算资源互动,将会在云端,或者仅仅对着你的眼镜说或看就行了。我认为那些畅想完全是科幻,最近我看了微软的HoloLens(微软的全息眼镜),HoloLens是灵巧的,但它同样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它清楚表明微软仍旧被PC范式束缚,微软仍旧试图拯救和保卫个人计算机。

硅谷之外,下一波颠覆式创新将在哪里诞生?

(HoloLens全息眼镜)

我看到了同样的技术被反复提到,只不过名字不同,叫Magic Leap,这一项目由谷歌、高通和凯鹏华盈花费五亿美元打造,它们还想投入更多资金。在我看来,在计算机显示屏、键盘、鼠标以及智能手机之后, Magic Leap将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这一概念是:如果你想要一个高分辨率屏幕,仅仅需要这样做——通过说话,屏幕就会浮现在空中,你就会进入文本。我曾经认为那仅仅是一种科学幻想,然而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我相信它可以变成现实。这种技术有可能不会在下一个五年内出现,可能会在十年后出现,就像曾经鼠标的出现,我打赌这绝对是下一个计算浪潮。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它会出现在硅谷,还是世界的其他地方?

这些新变革, 是定期出现的增量,每五年或十年才出现一次。智能手机出现在2007年,围绕它的巨大生态圈也随之建立起来。现在,人们连走路都盯着他们的手机。而这不是人类进化的终点,我们必须走向另一个地方。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