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干了8年大数据后出来创业,从相亲活动网到大数据产品,这位创业者总结了4条经验
三、团队太重要 Sensors Data 团队 我很幸运的一点是从最开始就有团队,虽然团队比较偏科。有次我和两个合伙人一起见一个投资人,他问我的两个合伙人为啥愿意跟着我干。我们 CTO 曹犟对他说,“我就不说别的,我就知道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文锋都不会坑我一把。” 在百度这八年,我先后换过四个部门。幸运的是我每次都是带着团队和产品跳来跳去,这样就培养了很稳定的关系,大家合作比较默契,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知道该干嘛的。其实在创业这件事情上,我一部分考虑是觉得几个兄弟去其他公司的也没发展的特别好,我希望能够创造这么一个机会。 在我们确定了天使投资后,我开始选择拉人了。有个兄弟是在另一个公司做 CTO,想把他动员过来还是不容易的。庆幸的时那个公司没有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就约着吃了一顿饭。除了我们四个,还有一个异地来北京出差的兄弟。饭过三巡,我给他们说了我的想法。我觉得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单飞,还是比较弱小的,影响力还没有起来。我比较欣赏 PayPal 黑帮,一群优秀的人聚在一起,包括 Peter Thiel、Max Levchin、陈士骏等,做成了一件事情。然后大家散开,各自有了自己的新事业。他们形成一张网,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硅谷的发展。我期望我们能抱团。我说到这里,异地的兄弟先拍板要兼职加入。之后我们又聊到餐馆打烊,五个人又坐在车里聊到12点。然后让这位兄弟回去再想一想。到了第三天,给我发了条微信,很认同抱团的理念,确定加入团队。成了公司的第四位合伙人。 另外,我又从已离开百度的兄弟里拉靠谱的加入。我开始是不想动已有团队的人的,我在百度干了八年,还是很有感情的,数据团队都是我一手打造的,每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后来,还是有两个兄弟决定跟着我出来干。就这样组成了初始的团队。 有了这个班底,在做事上特别有力量感。他们都符合三点基本的要求:对大数据感兴趣、积极主动、快速学习能力。这也是我对后加入团队人的基本要求,满足这三点,再谈专业能力。我觉得如果做的事情不是特别感兴趣的,那就很难把自己大把的精力花在上面,就很难做到最好。而创业的过程都是些不确定的事情,不能事先都安排好,不管是谁,看到地上有个坑,就主动填起来。快速学习能力就自不必说,因为我们探索的是一个新领域,并且和各种创业公司打交道,这个东西可以不会,但是花几天时间可以迅速学会。 对创业者来说,我建议至少还是要有一个合伙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会有盲点,有人一起讨论,会对事情看的更加清楚,并且有人一起分担压力。我许多时候就感觉我在挑着担,三个合伙人在两头,我感觉累的时候,可以松一下,他们还可以扛着。而他们也相信我能够带领大家一直往前跑。 四、专注产品的核心功能并做到极致 百度文化有29条,我最认可的就是 Best of the Best ——把事情做到极致。在激烈的竞争中,60分的产品是很难竞争过90分的产品的,60分的产品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这种思维有好有坏,好的是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让对手没办法和你竞争。不好的是可能业务只局限在某一块。就拿百度来说,搜索是国内做的最好的,但其他业务就没有那么理想,目前也是 BAT 三家里情况最不理想的。当然,人家好歹是第三名,你还上不了排行榜呢。 在启动开发之前,我们规划了10个功能点。这10个功能点预计要研发4个多月,这就是憋大招。我们觉得这个太危险了,别憋死了。还是先出个版本,然后逐步迭代,按照精益创业的思路来。于是,我们只选取了最重要的3个功能,分别是多维事件分析、漏斗分析和留存分析,排了一个半月的研发。在接近时间点时,发现还有一些工作没做完。我说如果觉得工作量大,我们就再干掉一个功能,我不能接受半吊子的功能。功能是永远做不完的,并且竞争对手很容易抄过去。但要是做到极致了,那就很难抄了。 在0.1版出来之后,我们就找了几个种子用户试用。我们的极致思路还是受到客户的肯定,虽然看似只有这三个功能,但是组合起来却能覆盖客户很大一部分的分析需求。种子用户也给我们了一个重要的反馈,我们原本觉得不太重要的数据概览功能,发现是客户必不可少的。于是我们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增加了数据概览,并且支持手机浏览。我自己是产品的疯狂试用者,eat your own dog food。从0.1版到现在,我起码提交了200个 bug,许多细节点都被我挑出来了。这种做法也换来了回报,多个客户表示是被产品的细节所打动了。 Sensors Analytics产品截图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迭代,增加了官网页面,我们的产品就在2015.9.25正式对外发布了。本来我觉得开始一周有100个申请试用就不错了,结果几天就有了500个。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爱鲜蜂、秒拍、美丽说Higo、AcFun、多盟这样的客户代表。 以上是我对创业 idea、融资、团队和产品的一点经验分享,这些是我认为自己做的还可以的地方。当然,目前稍微比较薄弱的如市场和销售工作还在摸索之中,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成功实用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Sensors Data创始人桑文锋 链接:http://www.cyzone.cn/a/20160323/292583.html#utm_source=copyright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