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文字幻化成惊艳的春光乍泄?(下)
另外,它也可以成为你与读者的形成的一种默契和期待。甚至对那些不喜欢你的人都是有效的,比如他明明知道你文章的结尾多半是他不喜欢的,但他还是要忍不住去看,看完后还不忘加一句评论:大象公会又TM贩卖私货。 如何唤起共鸣? 共鸣是种通过互相感染唤起的超越理性的共同体意识。能引发共鸣的内容产品有高的附加值。由于人们天然很难喜欢上一个抽象的符号或名字,共鸣天然容易凝聚和附着在某个具体的个人身上。 从好莱坞的经验看,激发共鸣最便捷的模式,是观念和情感依附于故事,故事依附于个人,个人则必须具有易识别的鲜明特性。今天移动端的内容生产日益去中心化,便于崛起具有高号召力的个人品牌,而作品具有高度识别性特征,是建立共鸣和认同的基本前提。 共鸣同样有高阶低阶之分。最基础和最易调动的显然是情感共鸣,但情感共鸣很容易潮水般退去。价值观的共鸣才是最具持久力,并且是最高级的共鸣,它甚至能重塑牢固的身份认同,因为能引发共鸣的价值,往往会有外部反对者,它会产生强烈内聚力。 价值共鸣当然是内容追求者最值得追求的目标,因为一些卓越的非内容品牌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成功,还是价值塑造的成功。一个内容生产者(可以是文字、音乐、影视和其他精神产品),若能与其受众形成价值共鸣,便会拥有无与伦比的持久魔力。 中国的内容生产者中能做到这点的人,多年来只有一个崔健。但今天中国激发价值观共鸣最成功的人,毫无疑问是罗永浩,但遗憾的是,他不是内容生产者,而是手机生产者。 作者:黄章晋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