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经验 > 正文

张一鸣:CEO 要避免“理性的自负”,这错误盖茨、乔布斯都犯过

发布时间:2017-04-28 08:38:19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源码资本
导读:副标题#e# “Context,not Control” 成功的创业者必然会面对公司从小变大的结果。CEO作为创造者与执掌者,需要不断更新自我,及时应对公司发展带来的管理挑战。 在源码资本 2017 年码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为码会高低年级的同学分享重量级管理心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u=3523934052,1155979221&fm=23&gp=0.jpg

“Context,not Control”

成功的创业者必然会面对公司从小变大的结果。CEO作为创造者与执掌者,需要不断更新自我,及时应对公司发展带来的管理挑战。

在源码资本 2017 年码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为码会高低年级的同学分享重量级管理心得:做CEO要避免理性的自负。

以下是张一鸣在源码资本 2017 年码会上的演讲全文:

去年源码资本的年会,我讲了要尽可能招优秀的人。把优秀的人聚集起来之后,该怎么做事情呢。这是我今年想分享的内容。怎么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怎么在公司从小变大的过程中,应对管理上面临的挑战。这也是今日头条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讨论和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倾向于“Context,not Control”的解决方案。

打个比方,来解释 Context 和 Control 的区别。

计算机有两种处理任务的方式:一种是超级计算机,用一台计算机处理很密集的任务;一种是分布式的运算,让很多机器共同来处理任务,把任务分解,把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分解。有两种企业管理的模式分别跟这两种运算方式类似。

张一鸣:CEO 要避免“理性的自负”,这错误盖茨、乔布斯都犯过

第一种,把 CEO 当成超级计算机,CEO 做战略设计,提出战略计划,逐层分解之后执行,执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情况,会再往上汇报,CEO 汇总信息,再次定出工作任务,这个过程中有审批、有流程,有很多的管理机制。过去很多企业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主要包括:建构战略和控制流程。

第二种,有更多的人参与决策,让更多的想法自下往上涌现出来,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战略分解,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人基于上下文 Context 做出判断,而不是根据指令来执行。

具体来讲,什么是 Context,什么是 Control。

Context 是指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集合,包括原理是什么,市场环境如何,整个行业格局如何,优先级是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等等。

Control则包括了委员会、指令、分解和汇总、流程、审批等等。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Context,not Control”呢? 

在我们看来,Control 往往会带来一些危险。人类在判断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时会有一种幻觉,对于聪明理性的人更是如此,常抱有理性的自负。CEO们往往有过成功的经验,尤其在公司早期成功过,且CEO没有上级,很少被人challenge,容易觉得自己英明神武。但是大家忽视了一点,行业是不断发展的,你所具有的知识虽然丰富,但在行业不断变化中依旧是有限的。

张一鸣:CEO 要避免“理性的自负”,这错误盖茨、乔布斯都犯过

有时候,CEO们会误以为,自己提出的方法论特别好,模型特别优雅,希望把它执行,或者在全公司大范围内推行,但忽略了抽象知识和具体形式之间有差距。理性往往只适合做知识抽象,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不一定真的有帮助。当然我们并不要否定理性的作用,只是要避免过度放大理性的自负会带来的危险。

自上而下的宏大战略往往都是灾难,业界也发生过不少真实的例子。

比如 Windows vista,这个项目是比尔盖茨按自己技术理念力推的,提了一系列的宏大理念,计划 2003 年上线,这些理论听起来都非常好,非常领先,但是一直到 2006 年才真正上线,中间还重构了一次,把目标降低,重新修改了计划,最终才把Vista推出去。

乔布斯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第一次离开苹果做NeXT的时候,他提出一个非常理想的做计算机的模式,包括优雅的操作系统,完全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语言,但是最终也没有卖出多少台。中国也有这样的例子,曾经盛大易宝的理念也很宏大,但在和当时无论是文娱行业、互联网带宽,还是政策环境的情况都不匹配,所以最后失败。

张一鸣:CEO 要避免“理性的自负”,这错误盖茨、乔布斯都犯过

Control 除了会带来战略上的问题,还会因为追求控制感而导致企业反应迟钝。

在座的都是CEO,我们可以把支出、合同、offer,全部加起来算算每天的审批有多少。假设一天是 15 个的话,一年就是 5000 多个。这其中真正有效的有多少,经过大家认真思考的有多少?还是它的存在纯粹基于控制感?好像做了支出审批,资金就不会被乱使用。

相较而言,你的下属或者其他人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审批?我想是的,因为他们在一线决策,有更充分的外部信息。由于CEO精力有限,大量的审批延时,让很多事情平白增加了一天到两天的时长。

张一鸣:CEO 要避免“理性的自负”,这错误盖茨、乔布斯都犯过

针对公司变大后,会出现的这些问题,有一种错误的解决方案——过早BU化。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