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阿里云、腾讯云之外,谁是“第三朵云”?

发布时间:2020-04-11 08:44:10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访问: 阿里云“上云必备”福利专场 ECS低至126元/年 “每家机构统计方法不同,有的只计算当年收入、有的是签单收入甚至服务收入,当然,也有些排名本来就是这些云计算厂商赞助的。”一位云计算行业人士这样分析。 “第三名”的争议,或许来自上

前述百度云内部人士表示,2019年,百度云未能完成此前制定的“百亿营收”目标,“差不多做了70亿,公司内部对此还是挺不满意的。”为了达到百亿目标,在这一年开始时,百度云被上升为重点战略业务,计划扩招2000人,人员翻倍。

“很重视地做了一年,没有达到目标,这可能是今年百度云出现调整的原因之一。”该人士分析说,在他和一些同事看来,在未来云计算的“寡头市场”中,百度云或许已难跻身其中。

华为云被多位从业者视为最有希望成为“第三名”的一家。“华为云有两个优势,一个是投入大,拥有战略地位,其二是To B思维强,符合云计算业务特色,”王子盛说,“金山云现在是比较模糊的,他们的劣势在于靠山不够大,能投入的资源有限,目前金山云的目标就是冲击上市,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生态为王,但前路漫漫

战略上重视、并加大投入,被视为云计算厂商能够跻身头部玩家的首要因素:前者代表意愿,后者代表能力。

“可以把云视作电,就像当年建发电厂一样,开始全部是投入、亏损,直到某个时间点之后,才会变成源源不断的收入和利润。”王子盛这样比喻,而那些能量不足或意愿摇摆的玩家,早在这一时间点到来之前,便已被迫或自愿出局。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规模经济业务,前期对于研发、硬件、人才的投入巨大,即使是稳坐龙头位置、占有4成市场份额的阿里云,至今也尚未扭亏。只有持续扩大规模,方能摊薄成本,实现盈利。

在目前能够看到成功希望的国内云厂商身上——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无不以战略高度、组织架构安排表明了决心,且因大手笔投入而展示了能力。将业务范围扩大至全球,排名前三的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也展现了同样的特质。

那么,对于拥有意愿和能力的头部厂商来说,继续比拼的方向是什么?

行业给出的答案是“建生态”。

价格战已经成为过去时。“互联网客户的技术能力强、业务扁平化,他们的需求以云基础设施为主,更看重价格;但到了传统企业和政务客户,业务复杂、技术能力弱,需要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单凭价格,是无法打动这些客户的。”一位云计算客户经理表示。

“生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拥有更多的SaaS伙伴,使云厂商能够提供的产品更为丰富,就像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时,会更看重能够使用的App数量;再例如,在许多垂直行业的供应商,可以帮助云厂商更深入地理解某些行业,如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以便于共同为客户打造解决方案。

相对应的,生态化同样是“寡头市场”的鲜明特征,只有大玩家才能吸引更多合作者以扩大生态;中小玩家的影响力越弱、生态越弱,从而恶性循环。

头部厂商们正在加重生态的建设,阿里云栖大会、腾讯云+大会、华为全联接大会,均已在行业内形成了“风向标”的地位。

阿里云在最近两年推出“云市场”,将其定位为“云上淘宝”,邀请各家服务商入驻,并将其整合进阿里云的服务中;在刚刚结束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中,华为更新了面向开发者的沃土计划2.0最新进展,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介绍,华为云开发者目前已增长至160万。

阿里云、腾讯云之外,谁是“第三朵云”?

阿里云市场页面

不过,对于整个云计算行业来说,“生态”俨然还在发展初期。

“不止阿里和华为,腾讯、百度、金山,也有自己的云市场,”张易介绍说,“但除了阿里稍微有些流量,其他都很不活跃,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作为SaaS从业者,张易所在公司属于云厂商的合作伙伴之一,他对云厂商的“生态”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将自己公司的产品接入“云”,目的是为了能够借此获得更多流量和客户,以增加收入,“理论上这应该是供应,但实际上,他们对合作伙伴的扶持太少了,能导过来的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透露说,尽管已将公司产品发布于阿里、腾讯、华为、金山等多个云平台,但公司的营收仍几乎全部来自原有的IT服务业务,“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上云呢,因为人家是巨头,不敢得罪”。

相应的,云厂商对一些合作伙伴也不尽满意。“一些SaaS服务商就是想借助我们导流,”一位供职于头部云厂商的客户经理抱怨说,“其实我们更需要那些深入垂直领域的服务商,或者客户关系强的合作伙伴,很多SaaS服务商,至少在我的业务上,价值不大。”

每一家云厂商都正在推出更多对合作伙伴的扶持、合作和激励计划,希望能够形成多赢的局面,但看起来,这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云的生态中,每一个参与者的角色都是复杂的,可能互为上下游、又互为甲乙方。“比如一家SaaS服务商,当他提供服务时,是云的合作伙伴;当他们的业务跑在云上时,他是云的客户;而当他推广云端服务时,又可能成为云的分销商。”王子盛分析说。

在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中实现共赢,比想象中更难。

“现在,各家的状态都是在跑马圈地,但圈进来的还是荒地。”王子盛这样比喻,生态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使当下面临着种种问题,优势也未能凸显,“但如果你不做,有一天大家要种粮食了,你会发现自己连地都没有。”

至于当下,多位云厂商的客户经理反映说,“生态”大小、完善与否,并非客户在选择购买云计算时的考虑因素。

“现在市场同质化的很厉害,除了阿里云有品牌效应,其他层面上,各家技术、价格都差不多,不影响客户选择。”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当下,真正影响购买决策的,往往是“人际关系”。

他们中的一位讲了一个熟悉而俗套的故事:某家头部云厂商希望谈下一家大型客户,推出了免费试用一年等多种方案,另一家云厂商则剑走偏锋,邀请这家客户的多位高管去往一个度假山庄交流。

两周之后,后者赢得了这家客户。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