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内容创业,是风口还是泡沫?

发布时间:2016-01-22 11:28:38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i黑马
导读:从草莽到融资,新媒体开始了商业模式的探索。广告软文,只能小富即安,于是,线下活动、整合营销、社区电商各种新模式涌现,试图突围。

社交网络似乎最终难逃垃圾信息、广告营销、无聊内容的深渊,就像微博三年后热度骤降一样,微信公众号也遭遇了“三年之痒”——文章打开率越来越低,粉丝不增加也算了,阅读量还在不断减少。

但也不断有黑马杀出。吴晓波的自媒体从2014年5月开始做,粉丝已突破百万;5个月前,刚注册自媒体的咪蒙,凭借百篇十万加的文章,粉丝亦过百万。

这是一个标准的“洗牌期”,结束了“风口猪”的幸运,开始优胜劣汰,好的更好,坏的淘汰。

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时间为主,因此最开始受欢迎的都是短小精悍、个性鲜明的快餐式内容。

但吴晓波认为,未来深度内容将回归。通过一年多的运营,吴晓波发现,粉丝增长与优质内容强关联,一篇点击量过百万的“爆款”文章,一天就能带来1万到2万多的粉丝。

“无冕财经”就是这样一家逆流而上的新媒体,成立者王玉德,曾担任《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金融观察》杂志主编,是传统媒体经验丰富的老兵。

2015年3月,他创立基于公众微信号的财经新媒体,专注转型、投资、创业的案例分析。去年年底,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王玉德曾带过上百个财经记者,他在老下属中找到十几个记者,成为“无冕财经”的特约记者,定期给他供深度原创稿件。王玉德按照千字一千的价格给他们结算稿费。

“我现在就像传统媒体编辑部主任一样,给记者派选题、编稿子、改稿子、发布。唯一不一样的,是发布渠道变了”,深度原创,就是王玉德坚持的核心竞争力。

王玉德把2012年到2015年自媒体发展的阶段,称为自媒体1.0。模式就是短帖子加评论,或者仅仅是一个搬运工,概况起来就是“段子手加口水帖”。

“很多观点、评论,其实是一些传统的财经媒体人,不做一线采访的情况下,结合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写出来的,是浅而轻的模式”,王玉德说,当自媒体饱和后,质量高会胜出,质量低的淘汰。

他预判,未来会呈现两个趋势,第一是产业升级,自媒体质量提高,由浅模式升级为重模式。第二是,兼并整合,会出现自媒体集团,类似吴晓波频道和旗下各大账号。

万变不离其宗,在王玉德眼中,互联网只是一个手段,借此把印刷厂和成本高的发行渠道淘汰掉。所以,载体变了,内容却永生,生产优质内容的媒体人,依然有价值。

说到底,媒体的本质还是内容,占领了内容高地,还能本质上形成壁垒,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依附内容而存在。

2016年,林向准备用一千万的融资,重点布局内容,形成“内容壁垒”;唐宜青将一如既往投入内容和技术中,“内容是大树之根本,我们绝对不会断了根源”。

P2P观察的王梁,也看到了“内容为王,深度回归”的趋势,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寻找有原创深度能力的人。无奈地是,这样的人,大部分还在传统媒体中,小部分出走企业公关,居然无处可寻。

“新媒体还有半年,甚至只有三四个月的最后红利期,因为现在愿意出来生产深度内容的人太少,平台对深度渴求度很高。一年之后,传统媒体人会大量将涌出,但那时却不再值钱了,”王梁曾尝试说服一些媒体人,但他们似乎对传统媒体还抱着一丝幻想,对新媒体抱着诸多怀疑。

几日前,橘子娱乐的唐宜青收到了一份简历,是以前业内的一位老前辈,对方说:“我也不要脸了,来求个职。”

唐宜青看到,传统媒体的城墙已满是裂缝,岌岌可危,媒体人被逼出围城的那一刻,不再久远。

延伸阅读:

  • 从马东牵手优酷说起,看似零投入的内容创业并不简单
  • 公众号的下一个风口:内容创业时代来临,你还想错过吗?
  • 一旦微信开放搜索,将给内容创业者毁灭性打击
  • 内容创业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 视频金矿不好挖:内容创业 投资降温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