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反思 | 产品的电商变现困局
从小红书、什么值得买的模式参考来看,内容推荐有可能是转化率较高的一种类型,产生单品爆款。另外通过品牌合作,引入品牌背书,有价格优势的标品,如厨房家电,转化率也不错,并能培养购买信任和习惯。 品类变现品类变现的关注点在于商品和利润,掌控商品的开发,做供应链的深入定制,并为商品赋予品牌溢价。其他环节中,电商系统用第三方、服务或销售体系外包,降低中间的运营成本。 看两类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合作开发典型的案例是罗辑思维、一条。
在亚马逊上同样的书,罗辑思维的旗舰店做到了溢价和订单量的超越。 二、品牌订制典型的案例是酷我音乐的K1无线运动耳机、喜马拉雅FM的降噪耳机H8,核心产品是品牌硬件。 1、研发端,挖掘产品的用户数据和需求点,自主设计,与厂家合作实现量产。 可以简单看出两个硬件的不同点:酷我运动耳机偏年轻化,价格99,符合年轻化用户;喜马拉雅H8耳机主打降噪,plus版价格699,符合对音质有追求有消费能力的人群。 2、品宣上,酷我音乐有非常多的自制节目,在推广期节目中会经常引导介绍,很多主播都有粉丝效应,对转化率有促进作用。 3、渠道和品类上二者略有不同,酷我音乐全力打造单品爆款,APP内在显著位置放置了淘宝店的单品购买链接,购买需要跳出并启动淘宝APP,猜测可能是为旗舰店倒流,否则可以有更好的无缝购买方案。 喜马拉雅FM则在APP内嵌入了有赞微商城,除了品牌二级外,还有各类车载、音频等相关商品。 除了品牌店铺外,两者还在京东、众筹、分销商上进行来广泛铺货和销售尝试,力图打造单品爆款。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后续的硬件迭代中,有可能会将APP的内容与硬件相结合,形成闭环和音频的新流量入口,赚钱的硬件销售还能获取用户。 电商变现反思在变现的角度,电商业务已不再局限于流量、转化率、促销的范畴,转化率的提升也不再是简单地优化banner、商品、详情页。 在什么场景中设计入口、品类的策略、运营成本综合考虑等因素,比埋头努力更值得思考。变现效率、以及对产品价值的利用率,是更好的衡量视角。 天佐,微信公众号:运营有毒。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案例分析,线上运营和推广。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