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案例告诉你如何做好创业公司的运营
案例三:拉新与留存互斥,怎么理解对方的工作? 产品背景:阿里社交产品 运营情况:其中一个渠道成本非常低,是之前渠道的30%,加大力度投放。 运营分析:拉新留存都可以,但是,会产生骚扰用户行为。随着投放的加大,这个趋势愈演愈烈。 运营结果:放弃这个渠道。 在绝大多数场景下,拉新和留存是互斥的,负责拉新的人,随着对自己业务的深入研究,潜意识里就会忽略对用户的欺骗或伤害这件事情,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不择手段吸引用户。我见过很运营人员在某个纵向的深度研究里出不来,每次开会讨论都拒绝接受别人的观点,典型的特征就是:只要有损自己KPI的事情一律拒绝。长久以往,公司没法把更大的盘子交给这样的人,个人也无法更快的成长。理解他人的工作不仅是知道对方做什么,更要清楚知道整个团队要去的方向是哪里。 案例四:脑洞大开为什么那么难? 我们都知道,要做好运营,结构化的思维是必须要有的。结构化的思维是典型的垂直思维,往往都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关键是要拒绝下意识的条件反射:我是运营,我想到了运营最常用的办法。如果跳出这个框框,横向去思考,比方说站在产品、市场、甚至技术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你会得到一个更全面的结论。根据结构化思维的特点,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问题:如何提升App用户的留存? 运营思维:新老用户召回手段 产品思维:流失用户与核心功能的匹配程度? 市场思维:品牌广告或者市场活动对老用户召回的可行性分析? 技术思维:部分跳出率高的页面重点分析,页面加载时间?弱网环境可用性分析? 这只是横向扩展的一个简单思路,实际工作中会有更丰富的手段。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