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 将会取代 App?别闹了,一个微信就够你研究的了(上)
肯定不是!事实上,关键字是可以自定义的,消息甚至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服务器来制定自己喜欢的响应方式。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关键字或者更为复杂的中文查询就不太好使了(或者上帝保佑,制定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键入数字真的是当时条件有限情况下最好的用户界面选择了。 关键在于,这种方式真的要比在不稳定的数据或无线网络中下载一个单独的App或者拨打商家的客户服务热线更为可取。官方账号的推出无疑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成功;如今这一类账号的数量已经超过了800万。随着这一形式的流行,向第三方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来创建账号的方式已经得到了扩展,满足了大量的使用需求。 这些新兴的API为对话式交互加深并创造了更多可能性。语音信息在发送到OA服务器之前,可通过语音识别功能转化成文字。图上的物体也可以得到准确识别。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甚至可以从用户发送的文本中提取特定的字符实体。用户可以像跟朋友聊天那样与服务中心的助理进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用户还可以从聊天记录中摘录某条直接发送到诸如印象笔记官方账号(或者某个朋友)等进行保存。很有趣是不是? 另一方面,微信更为伟大且成功的地方在于增强了运行计数器或者说是正好扣住了对话式用户界面的主流。 必须马上补充的一点是有三个按钮的固定菜单。有了这些菜单栏,企业账户就可以为它们的功能服务创建快速访问通道,而无需依赖于信息提示或者公告。比如,广州地铁官方号的功能菜单界面是这样的: 这些选项不仅可以发送关键字,也可以打开网页。通过这种方式调用Web应用程序可以识别用户(使用OAuth)。它们甚至具备大量的Javascript API来集中整合App中的其它功能,甚至包括对蓝牙信号做出反应。 OA服务器也具备了收发资金的功能。账号会有自己的二维码(QR code)-----既是针对账号本身,也是可以发送额外数据(像是我在商店买了什么或者我坐在了哪张桌子上)的参数化账号。它们同时也具备了鉴定用户是否正在使用店内WiFi 热点的能力(毫无疑问,就是为了摆脱那些在OA中写上欢迎词以告知顾客店内路由器WiFi密码的商家)。官方账号不仅可以向用户推送头条新闻,如果愿意,还可以将链接文章绑定在微信账号上,让用户可以直接添加评论甚至现金打赏。以上的这些功能都跟聊天没有什么关系,但就是很棒! 虽然我们身边已经充斥着各种各种疯狂的想法,但是美国西海岸的那些颠覆者们又打算用机器人来塑造怎样的未来呢?让我们以微软最新发布的聊天机器人Bot Framework为例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以下是Bot Framework帮我订披萨的截屏: 好家伙!为了让披萨机器人明白我要什么,我需要敲73下键盘!(脚注1)而且这还是在它已经知道我叫什么的情况下了,要是不知道,我还要跟它自我介绍呢!在它的热身阶段,我真的好讨厌它。 拜托!操作完全部我估计都饿死了吧!好吧,我放弃了,还是打开必胜客的官方账号看一下吧…… 16步搞定,什么都不用说了。其中包括选择“中号”的一下,跳过教学视频的一下,以及输入手机密码的六下。出于某种原因,目前无法使用Touch ID。订完之后,必胜客还给我发送了一条可以随时跟踪外卖的链接入口: 好吧,这并不是真正的 Ray’s,那是肯定的,但它也是披萨啊,而且无需离开微信界面我就能点完披萨了。 在上述交互的对比(相较于本地App)中,微信胜出的关键是将普通App的安装、登录、付款和通知等融为一体。可见,优化与用户界面中的对话功能并无关联。 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详细的分析,就能看出最近那些机器人以及其它对话式用户界面的愚蠢之处: 这种可以处理上述类型任务的机器人概念实际上一种对于拟物化的好奇。同样的,一个通讯录App(在用户界面潮流开始前)或许也可以展示出一张张带有小阴影的小卡片和带有环孔的名片夹。对话式用户界面也在数字任务上应用了拟物化的功能,通过这种形式,它们不再服务于任何目的。这就像是在上述点单的过程中加入“请”“谢谢”等小调侃,以便用户逐步的完成各种选择,最终下单。这些人与人间互动话语的残留不再是某种有用的工具(如果有的话,会对任务的进程造成阻碍)。我开始这个对话只不过是为了在联系人程序中找到了联系方式,而最后订单的完成依旧需要人工打电话。 为了某项给定的任务而专门设计一个模拟对话的用户界面,只会让我们放弃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否则,界面中就要展示出任务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统筹安排。必胜客的官方账号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我能够清楚看到中号的披萨有多少角,一款名为天府牛肉的披萨上会有多少玉米粒,配送的地址以及总价。(翻译:muyao,编辑:picar) 文章授权转载自创业邦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