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码的前世今生(前世篇)
0×4 图片验证码的没落 在日日夜夜的对抗中,攻击者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图片验证码的问题。在我对这些搞灰产的人们表示憧憬之前,先说点题外话。 2009年,google买下了CMU的一个项目:recaptcha。这个项目是CAPTCHA的进阶版本。它所基于的假设与CAPTCHA一致,但是它同时让用户识别两张图片,一张用于验证用户身份,而另一张用于帮助难以用机器识别的电子文档。 恩,如果读者有从事此类灰产相关工作的人,请注意recaptcha右下角的小字(stop spam.read books看看这情怀)。 而recaptcha的作者,当然又是:路易斯·冯·安。在recaptcha的基础上,路易斯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概念:人类计算(Human Computation) 。 简单来说,他希望借由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发挥人类技能,去解决大规模、复杂的问题,具体到recaptcha项目来说,就是借助大家的力量去帮助数字化书籍。(该思想的具体应用还包括一个叫ESP GAME的游戏以及后面会提到的no recaptcha) 但是,在2004年(我能搜到这个新闻的最早时间),就有人已经完美的实现了这个概念:人工打码,并且起源地:中国(此处我应该感到自豪吗)。 所谓的人工打码就是,将验证码的请求转发给某平台,该平台会将这个信息发送给平台上的打码工,然后打码工人识别后,将答案反送回请求者。通过打码平台的api,攻击者可以写程序实现对目标的自动化操作,而验证码的部分只要交给打码平台就可以了。 打码平台在国内市场上的火爆,有几个原因:
可以打码的类型包括:
以上验证码的价格在平台上都是明码标价,普通的字母验证码1条在1分钱左右,而知识问答类在6分钱左右,相较于利用这些灰产所会产生的利益,真是件美物廉,重点是还非常稳定。 同时我注意到国外的价格现在与国内的价格已经相差不大,现在美国的价钱约为$1.5/1000,美国的打码工已经向东南亚扩展。打码平台一出现,2.2中提到的加强验证码的方法都无用了。因为不管你怎么变化,验证码总需要是人类能够通过的。 0×5 新的征程 打码平台的出现,虽然没有从理论上打破CAPTCHA的原则,但是也从事实上击破了防止程序自动提交的防御,因此我们需要新型的安全的验证方式。这些探索也带来了现在各种多样的验证码形式,这些我们将在下篇探讨。 最后用一个“富有情怀”的图片结束。 这张图不是来自改变世界的极客,也不是来自富有爱心的艺术家。它来自某知名打码平台的官网,是不是太有情怀了?(你们的确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 面对这样的情怀,我想我现在只能做一件事情。 * 作者/bbdog(阿里安全研究实验室),转载请注明来自FreeBuf(黑客与极客) 延伸阅读: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