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一个10年运营总监的3个底层工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6-04-13 17:05:32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三节课
导读:在之前的连载中,我们已经讲过了,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应该接近于: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于是,为了离用户更近一些,我花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典型的“学习控”。为了做到这一切,我在2个月内往返奔波,参加了大约50场主题各异的线下学习课程和沙龙,与我们的用户们大量交流和攀谈,并尝试着完成那些我们的目标用户最常干的事:记笔记、画脑图、写日记、早起等等,直到我慢慢真的可以让自己变得很享受这一切。

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那之后,我发现,我们网站上线的课程,但凡是能让我觉得很喜欢的,上线后的销售额和报名量基本都不会差。而另一部分让我觉得不太喜欢的课程,往往结局都狠惨淡。

甚至是,同样主题但讲师不同的两门课,有时候我在看一眼之后大体就能判断出来哪一堂会更受用户欢迎。

从那时开始,我自己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直觉做出的很多决策,都获得了成功。

如果一个例子看起来略显单薄,让我再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还有一个在创业的朋友,她在做一款“反社交的社交产品”,定位则是面向一群“害怕与抗拒现实世界中负担沉重的社交,但仍然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虽然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但又不希望被那些不会理解自己的’异类’看到”的用户。

是的,就是这么个怎么听怎么抽象的产品和用户群,她做起来,却如鱼得水。在她的团队里,每一个界面展示出来的东西好还是不好,每一篇要推送发布的内容用户是不是会喜欢,每一处产品的核心逻辑要怎么来设定,鲜少会看数据做分析,而大部分都会是她来说了算。而神奇的是,她的决策,鲜少出错,几乎90%以上她看似拍脑袋所决定的东西,事后都被证明,用户非常喜欢。

这一切的秘密很简单。要知道,她本身就是一个“害怕与抗拒现实世界中负担沉重的社交,但仍然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虽然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但又不希望被那些不会理解自己的’异类’看到”的人。正因为这样,某种意义上,她其实是在给自己做一款产品。所以,无须数据,也无须复杂的逻辑判定,很多时候,只需要确保做出来的东西可以让她自己认可和喜欢。

她知道,只要做得到这一点,这八成就一定会是一个用户们喜欢的东西。

所以,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给你的第二个内在杠杆:尽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让自己大量置身于真实用户的真实体验场景下,这样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慢慢拥有一种对于你的用户们的“洞察力”。而这样的洞察力,很多时候也会成为一个优秀运营身上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4.

杠杆三: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作为一个运营,你总是会遇到大量需要跟用户去进行沟通,进而说服他们接受你的某个立场、观点的场景。

但,即便是一件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事情,能做好的人,也着实不多。

人都喜欢表达,所以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在沟通场景中不断去强调自己的观点。但殊不知,很多时候,假如对方对你的观点完全没有任何认知的话,“表达观点”可能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有一个你不太熟悉的人某天跑过来给你推荐一部刚刚上映的电影。

他说:这部电影特别好,超级好,我推荐你一定要去看看。

试问,此时你会怎么回答他?

我猜,你会说:哦。

但,假如他是这样跟你说的呢——

我昨天刚刚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播放的全过程中,我先后4次被感动落泪——这是我5年来第一次被一部电影感动得落泪。另外,在电影播放结束时,我们那个全场爆满的影厅里,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完全自发的起立为这部电影鼓掌。

感受一下,在后一种表述面前,你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是不是会显著提升?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某个朋友,某天来找你聊天,他说:前天我去参加了一个会议,那个会议上好多好多人啊,分别有XX公司、XX公司、XX公司等的老大。

然后,有一个著名基金的合伙人,在会议上做了一个演讲,这个演讲他结合自己对于教育行业十几年的观察,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行业发展讲起,具体讲了学而思、新东方等著名公司的成长路径,还有2010年以来这一波在线教育的一些新趋势,然后他还解读了很多学习形式发展的变化等等……

怎么样?这么多有点儿没头没脑的一大段话,是不是让你听着有点儿昏昏欲睡不厌其烦?

那,假如他换一种说法呢——

前天我参加了一个会议,有一个著名基金的合伙人聊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颠覆性观点,叫做:教育将死,学习永生。

这一次,是不是感觉瞬间你的倾听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且特别想听听这个人接下来往下都讲了些什么了?

其实,上面两个例子,沿用了我们沟通方面再普世不过的两个原则——

假如你是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的注意力,那你可能需要先抛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大吃一惊瞠目结舌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

而,假如你面临着的问题是要说服对方接受一个你的观点,那么你可能更需要先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知名文案营销人李叫兽曾经写过一篇“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区别”,如果你好好看看的话,其实跟我们这里提到的,是一码事。

产品运营 运营总监 活动运营

所以,身为一个好运营,你应该具备的第三个内在杠杆,就是让自己在用户面前的说服和表达变得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一点。

5.

以上,就是今天想聊的东西,这几个所谓的内在杠杆,可能都不是可以速成的“技巧”或“方法”,但相信我,一旦你可以在自己身上建立起来这样的一些意识和思考习惯,它们带给你的长期收益一定会比“技巧”和“方法”要更多。

PS,本来想要这篇就把第二部分连载全部收尾的,结果写到这里,发现还稍微有些想讲的东西没讲完,所以,我们就在第二部分连载里再多停留一下吧,下一篇,真的会是我们第二部分连载的最后一篇了——我眼中的“运营思维”都有哪些?

老规矩,让我们周四见。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