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几乎0成本推动一个复杂运营idea落地?
其实,某种意义上,这和《精益创业》里面所讲的MVP产品差不多也是一回事。很多时候,运营要做的事情,其实也是“找到一个核心的假设,然后令之成立和发生”的(这一点,我们在接下来一篇连载中也会提到)。只是,真的在实际运营工作中能够谨记这一点,并能够实际付诸运用的人,其实并不多。 好了,为了让你更好理解上面这样两个有点儿抽象的理念,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很知名的案例,这是一款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知名的产品——Dropbox,如果你已经对这个案例耳熟能详,那可以快速拉过了。
在有了这个感觉还不错的Idea之后,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比如——
但最后,不会开发的Drew没有优先去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当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如我们上面的理念一所提到的,先瞄准了“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这个点。 然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最低成本搭建真实应用场景”之路。他知道,对于判定用户是否会自发选择使用这样一款产品,最理想的场景,就是让用户在某个陌生的线上环境中(陌生才显得真实)去接触到这样一款产品的描述,然后再观察这些用户们是否会在看完这个产品描述后真的产生了兴趣,进而产生其他用户行为。 于是,他自己一个人花了几天时间,用几乎为0的成本做了一个视频,并把这个视频丢到了Youtube上面。下面,你可以看到这个视频。 这个视频发出之后,迅速得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响,Drew发现,迅速就有几十万人留言问:这个东西在哪里下载?太NB了,劳资一定要用……之类的。 最终,通过视频来到Dropbox网站和留言表示强烈使用意愿的用户,累计有几百万。 这个时候,Drew才开始招聘他的研发团队,且此时,一切变得顺理成章——在招募的时候,如果有人质疑说这个东西我觉得不靠谱啊,Drew就可以把用户的反馈丢出来扔他脸上:对不起,我们已经有近百万的准用户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往往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可能是其他所有事情可以得以顺畅发生的前提。 也所以,在我们日常的运营工作中,带着这种“找出最核心的不确定要素”和“先以最小成本搭建起来一个真实应用场景”的思维去工作,很多时候,能帮我们节省下来巨大的成本,无论是沟通方面的成本,还是实际工作中的投入时间、物质等成本。 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搭建起来的场景,一定是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例如:
而这样的工作方法,是可以应用于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比如说:
好了,Dropbox的故事延伸得差不多了,现在回到我在这篇连载开头提到的那个7堂系列课程打包推广的案例,我想留给你一个小小的思考——
不妨可以把你的想法发到留言区里,我会挑一些好的回复来给予一些反馈的。 同时,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当时也是纯靠自己一个人,用了5天时间,基本没有花什么成本就已经把这个原本看起来特别不确定的项目变得绝对可行了。 至于我自己到底是怎么用5天时间搞定这个看起来一堆不确定的7堂系列课项目的,我会在下一篇连载的开篇来进行揭晓。 而下一篇连载的正文,我们要聊另外一个特别有趣好玩,也特别有价值的工作方法,在其中,我会具体来给你讲讲,我是怎么用好这个工作方法,一分钱不花的做出了数十万传播量的经典活动案例的。 更多的,先不说了,保密。让我们周四见。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