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哥学院:从普通运营到顶级运营的实用性策略
第三类促活类,举我们app例子,一个跑步类app,活动也是跟跑步有关。线上马拉松,就是把线下的搬到线上,你跟你的小伙伴组队,在限定的时间内跑完42公里,完成了就送奖牌,这个活动成本不高,一个奖牌不超过两位数,后来我们总结为什么这么多人参加这个活动,然后发现这个活动一开始就覆盖了所有人群,因为我们告知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获得这个奖励。所以说一个活动对产品的促活有大规模影响的都是覆盖面相当广的,即使是价值不高的东西。有的活动搬出一个大奖来,说我们做投票的,经历海选-PK-最后剩几个人在玩。这类活动比较适合品牌类活动,不适合大规模的促活。 以上产品类需求分析做完了。 计划阶段 制定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头脑风暴。这个阶段主要确定活动主题,这个阶段和用户目标和产品分析有部分重合。 2、 策划案。要准备的3个文档:
3、执行阶段 留有充分的时间预热。不仅是自己的产品预热,还有各个渠道。 注意监控。很多人把活动发出去就不管了,其实要根据实际变化来把控活动进度,灵活地调度保证活动持续的热度。 4、活动总结
第三层、思维内拓 用产品和技术的思维来运营。 运营比作顾客,五点思维: 1、 像产品经理洞察需求。运营擅长收集需求但不善于分析需求,很多运营同学没让需求产品化,举例是我们的微信账号,虎扑跑步。之前这个账号包罗万象,有各种跑步装备资讯、各种跑步活动、跑者故事的心灵鸡汤。内容很多而杂,然后很难涨粉,我们聚开始寻找问题,把关注的用户需求分为几类:
根据这三个需求,我们重新规划新媒体账号矩阵:针对第一类我们上线“装备杂货铺”公众号,一个月做到1w粉丝。原来的虎扑体育订阅号就专门服务于第二类的初跑者;然后我们也学习鸟哥笔记请教练来微课传播跑步知识。慢慢把这些社群化,形成社交,满足初跑者的需求。为了满足对好玩的需求,我们申请了虎扑跑步的服务号,这个月准备启动运营,同app打通数据服务用户。 单月增粉1w,说明这个账号矩阵覆盖了更多用户,然而我们投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2、 产品经理收益成本的思维。开发产品的时候,产品经理要排定一个优先级,衡量开发投入和可能带来的产出收益。这是产品经理比运营做得好的地方。 三点明确可以判断工作优先级:
升级到运营经理、运营总监的时候,这个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3、 产品化思维。针对活动运营来说。活动运营是跟产品和技术打交道比较多的岗位,比如说一些好的想法希望做成h5页面,但技术说没时间挪后吧,无尽的好idea被有限的技术开发资源压制着。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