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国产手机为何攻不下日本市场?

发布时间:2016-06-01 11:47:02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读:前不久,美国科技媒体Mashable送出了一份各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排在第一位的是韩国,其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88%,作为对比,美国的普及率也只不过72%。垫底的是日本,占比

另外,在日本运营商主导的手机市场下,外来品牌要进入日本手机市场,必须接受运营商苛刻的条款。比如去年三星新旗舰手机三星Galaxy S6在日本以“Galaxy S6”的名字销售。Galaxy S6的日文在线宣传网页没有提到三星公司,手机本身也没有带有Samsung标志。

这些手机被称为“Docomo Galaxy”或者“au Galaxy”——指的是合约机运营商的名字。前面提到,日本是一个只服从强者的国度,文化与民族情绪相对极端,日本手机用户对手机品牌也有着其固有的鄙视链。虽然说三星的galaxy系列也在全球范围内畅销,但在日本销量却存在瓶颈,据说许多日本人对韩国有抵触情绪,主观上不接受韩国产品。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日本海外手机市场,可能还将是iPhone主导。而日本也形成了其国内市场要么是iPhone要么是日本本土手机的文化。

前面说到国产手机软件难以匹配日本市场需求调性,但即便是作为纯硬件厂商,国产手机也没有优势,我们知道,日本在建筑、服装、电子品等诸多领域都追求工艺的打磨和精致的外观,日本主流比较推崇精致的工艺文化。这是硬件做工相对精致的iPhone其时尚科技定位与调性能够匹配到日本用户审美需求的重要原因。

日本对于手机硬件要求非常苛刻,崇尚耐用精致,三防手机盛行,从索尼、夏普到富士通、京瓷等厂商,其生产的许多手机都防水防尘防摔。国产手机在硬件质量与耐用性上其实很难拼过日本本土厂商。

这源于日本战后集中国家和民间的财力促制造业发展,导致日本具有很强大的制造业基因,日本的电子产品给人一种从细节打磨出来的精良与品质感,这是中国急缺并需要学习的工匠精神。

国产手机在品牌层面能否获得日本市场的承认呢?据此前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制造商手机有50%的零件价值来自于日本。有说法是,日本才是国产手机崛起的最大受益者,国产手机出货,离不开日本零部件与硬件产业链的支撑,许多国产厂商的屏幕由日本显示公司JDI与夏普所生产,多数也是用索尼摄像头,甚至小到Wi-Fi模块、微小的储能电容陶瓷等都是采购自日本零件商,许多零部件来自日本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Murata Manufacturing Co.和日本电子元件巨擘TDK Corp。

所以,中国厂商在日本看来,最大的优势是低价格和高性能了,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这其实是比较含蓄的说法,因为毕竟中国厂商带动了日本手机零件厂商的快速增长。但如此一来,如果拆开国产手机,大部分是日本零件的时候,许多国产手机自然在品牌上也难以获得日本市场的承认。

但事实上,即便是性价比优势,在日本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在日本,iPhone其实已经很便宜,它在许多日本人看来就是一款性价比的手机。比如索尼在日本依然牢牢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依然输给了iPhone,在索尼看来,之所以在日本市场输给了iPhone,除了iPhone品质精良,软硬件的封闭性符合日本市场调性之外,价格也是一大因素。

索尼日本市场部经理杉山博康曾称,iPhone因为在日本签约价比Xperia便宜,几乎人人买的起,以Z5为例,它是iPhone 6S价格的一倍。索尼曾表示,选择Xperia的用户是真的理解Xperia的品牌价值,只要多付一点钱可以有更好的相机、音质、防水。 iPhone主要用户是高中女生。虽然这话有点酸,但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iPhone在日本也具备性价比优势。

那么如果iPhone在日本就是一款颇具性价比的手机,加之日本用户对手机的品牌逼格与精致性的需求,国民收入较高,国产手机的软件配置也完全不匹配日本人的需求,价格也并不占据优势,缺乏NFC支付体系的支持,那么国产手机在日本几乎就没有出路。

前面说到日本追求工艺的打磨和精致的外观,日本比较推崇精致的工艺文化。国产手机目前在外观工艺有一定的进步,但组装的痕迹明显,硬件配置相对iPhone其耐用性与工艺水平与精致程度有差距,显然很难获得日本人的青睐。

而日本的文化是集体主义盛行,不提倡个性化,对本土品牌有长期的认可度,不轻易接受国外品牌。日本手机用户本身的习惯性因素换机时间长,换机周期达到了2年。还有就是日本对本土品牌的钟情也与集体主义思维有一定关系。所以索尼和夏普在日本市场依然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里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潮流有些谨慎而又务实的态度,不会全盘肯定与否定性的一刀切,对于真正优秀的产品与创新设计会选择性的引进,但是对于自身的传统的优秀产品甚至文化都会保留并不断改进,做到了对本土消费者的有效引导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当然,前面说到,不仅仅是国产手机,海外手机在日本几乎集体失败。也就是说,这其中却有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们看到,日本的功能机并不可笑,这其中恰恰有许多独立思考后的微创新延展出来的优点与特色,也有种说法是,日本市场对待产品的标准是经得起检验的,但凡一件产品可以在日本立足,那么打入全球任何市场都基本不会有问题,这也是陷入同质化瓶颈、缺乏特色的国产厂商值得思考的。

国产手机为何攻不下日本市场?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