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CH,实现CAS事务。
-
可以对具有EXPIRE失效属性的KEY进行写操作。
-
全新的SETBIT、GETBIT、SETRANGE、GETRANGE、STRLEN命令,操作string就像一个数组一样,我们可以进行位操作。
-
支持syslog(在配置文件中指定:syslog-enabled yes)。
-
List新增了很多命令:LINSERT,LPUSHX,RPUSHX,BRPOPLPUSH 。
-
更强大的INFO命令。
-
启动时加载RDB或者AOF是无阻塞的,并且在INFO输出有进度信息。
-
hiredis:强大的C语言Redis客户端库。
-
支持在配置文件中rename重命名(rename-command KEYS afeikeys)者禁用(rename-command KEYS "")命令。
syslog说明:
在Linux的世界里,有两种写日志的方式:
1. 就是把日志写到文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写到一个新的文件中。这种方式的问题就是,如果有很多的服务产生很多的日志,那么就比较麻烦了。
2.利用syslog服务记录日志,在几乎所有可用的Unix和Linux服务器的TCP和UDP端口514上运行一个名为syslog的服务,syslog接受任何向其发送的日志消息并将这些消息路由到各种消息的磁盘上的日志文件,同时处理旧日志的滚动和删除。通过配置,它甚至可以将消息转发到其他服务器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它是远比直接记录到文件更方便,因为所有的特殊日志文件的滚动和删除已经帮我们做好了。
2.4
Redis2.4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特性,大部分是一些bug fix或者特性增强,这个版本的新特性一览:
-
VM deprecated,还会支持不过会给出告警,不建议使用。
-
新增CLIENT命令,支持KILL,LIST等操作,从而能够观察CLIENT的一些信息;
-
新增OBJECT命令,从而能够观察对象的一些内在信息,比如对象是什么编码;
-
通过直接通过CONFIG SET在不重启Redis服务的情况下关闭密码授权;
-
如果没有设置密码,而又通过AUTH发送密码进行鉴权,那么返回ERROR。
-
redis-cli新增实现了--latency模式,以便能监控采样Redis延迟。
-
当fsync刷新策略是everysec的时候,AOF fsync在后台执行。
-
SADD, HDEL, SREM, ZREM, ZADD, L/RPUSH命令增强,增加对可变参数的支持(老版本只支持一个参数)。
2.6
Redis2.6新特性如下:
-
服务侧的Lua脚本支持,通过EVAL执行,例如:eval "return redis.call('set','foo','bar')" 0。
-
失效时间支持毫秒精度,并且相应的增加了毫秒级失效的命令:PEXPIRE、PSETEX和PTTL等。
-
支持只读的Slave。
-
支持位操作命令:BITCOUNT和BITOP,还有很多其他新增的命令,例如:DUMP, RESTORE, MIGRATE等。
-
RDB文件中新增CRC64校验值。
-
SHUTDOWN支持两个选项:SAVE和NOSAVE。
-
INFO命令输出按段分割。
-
watchdog特性定位延迟问题,只需执行config set watchdog-period 100就能开启该特性,如果值是0就表示关闭该特性。需要说明的是,该特性不能在配置文件中开启。
-
集成内存测试模式,参考执行:redis-server --test-memory 1024。
-
所有redis.conf中的配置都可以通过redis-server的命令行选项指定。
-
hash table的seed随机化,以防止碰撞攻击。
-
去掉虚拟内存你功能(2.4已经deprecated)。
-
去掉对客户端连接数硬编码限制。
笔者接下来也会单独撰文进行深入剖析。
2.8
Redis2.8虽然没有非常重磅的新特性,但是它非常非常稳定,除了没有分布式特性,我挑不出太大的毛病,高可用可以由sentinel保证。笔者当年经历过的一个项目,用Redis2.8.23这个版本,单机模式,10G+的数据量,居然稳定的运行了500天左右。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