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决定了你的快乐?
微信的影响:与人格特质有关 微信让我们足不出门得以与四海交游,极大地降低了社交成本。通常我们会觉得,微信有效促进了人们的社交行为。不过,真的这样吗? 研究表明,用户线上、线下社交行为的差异和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 如果你属于外倾性人格,社交补偿论对你的作用将更明显:你更倾向于将微信视为一种社交拓展工具而非社交活动的替代物,更不会替代真实的社交活动。 微信对你来说是表达观点、分享信息的平台,你擅长于与好友联系感情、利用朋友圈展示生活状态,基于社会加强假设(“富者愈富”论),你在现实中受欢迎的程度将与你在社交网络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得益彰,即使“戒掉”微信,对你的现实人际关系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如果你属于内倾性人格,社交替代论对你的作用更明显:你更喜欢使用线上工具来满足沟通需求,在线上审视真实的自我。 对于内倾性的人来说,基于社会补偿性假设(“穷者变富”论),个体会试图在社交网络上营造一个受欢迎的形象来弥补线下社交的缺失,一旦“戒掉”微信,社交能力的不足亦随之暴露,对社交关系的冲击较大。 微信依赖度:决定快乐 减少微信使用,对微信依赖度较低的个体影响有限。对他们来说,微信的使用只是现实生活的延伸,而不是创造新的关系网络,离开微信虽然使弱关系受损,但也因减少了“无效社交”,反而会更快乐。 对于微信依赖度较高的个体来说,在微信建立起来的弱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情感是暂时的,它依旧和现实生活中有分离感,比如点赞之交往往难以发展为老友。你可以吹嘘自己微信加了多少个牛逼的人物,但这并不能成为你的黏结性社会资本。 过度沉迷于弱关系的拓展,将会影响强关系的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集体与社会的归属感会渐渐消失,幸福感降低,孤独感增加,最终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 近年网络孤独症的出现也印证了这个观点:过分地依赖网络会淡化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从而对现实生活失去了感受力和参与感。 微信上的社交,不需要目光接触与及时反馈,给了我们心理缓冲空间。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呈现自我,选择何种好友在场,形成了“心理上的邻居”——相对安全、友善的意见环境。 短期来看,这种环境有利于人们进行社交拓展与表达。但如果长期依赖,则会降低现实中的社交能力。 当你开始觉得比起见面与打电话的紧张感,更喜欢通过微信与人交流时,就该警惕你的社交能力是否开始退化了。 此时不妨放下手机投入到真实的社交互动中,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快乐。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