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正在中国县城上演的,是一场群体性互联网焦虑

发布时间:2016-02-19 21:25:07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钛媒体
导读:在催促我们上路的,不是号角,而是焦虑。在这个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小城市,人们也不约而同地患上了一种对于互联网的焦虑症。

小表弟对互联网的焦虑源自青春期与家庭的叛逆抗争,再往深层探究,是对互联网内容变现的无限幻想,他不懂流量从何而来,没接触过网络推广,甚至对PV、UV、IP这些词一无所知,但些这丝毫不影响他眼中一切皆有可能的互联网,这是一个五线城市00后文艺少年另类的互联网焦虑症。

双十一来了,订单却没来

潘石屹的老家天水与我的家乡相邻,天水产的苹果被潘石屹拿出来推广,跟褚橙、柳桃一起被称为潘苹果。而在我家,绝大多数人是不吃天水苹果的,因为天水苹果无论是口感,还是糖分都比不上我们当地的苹果。

回家后,我的第四次聊天对象是一个70后的果农W哥,他上有老下有小,他有十亩苹果园,这是他全部的生计。我们的聊天从“双十一”开始,几个月前的电商“盛宴”让他倒了胃口,赔了几万块钱。

他说,最开始栽果树的时候他才三十,刚生了第二个女娃,每天就是打打牌,去网吧上上网,那时他做梦也想不到,苹果后来也能上网。没有电商之前,苹果一挂果就会有经销商和中介上门来订,等到果子熟了,他们便上门来收。当时种果园的人少,生意好做,一年挣几万块钱是很不错的收入。

后来人人眼红种果树能挣钱,便一拥而上,苹果的利润连年下降。那时好苹果都卖到深圳去,次一点的才会卖给周边城市,苹果生意最赚钱的不是种果子的,也不是收果子的,而是把苹果卖到大城市的水果贩子。也就是这一两年时间,互联网改变了苹果生意,有头脑的果农开始在网上卖苹果,前年“双十一”有人一天就卖了几千斤。

去年开始W哥也试着在网上卖自家种的苹果,他没有开网店,而是直接通过微信和QQ卖,成了赶时髦的“微商”,生意基本都是来自亲戚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刚开始卖得还不错,但当熟人都被“扫荡”了一圈,通过社交平台上的苹果卖不动了。

他还是开了个淘宝店,怎么用电商平台把苹果卖出去呢?他认为只要价格低就成。这时候恰好赶上了双十一,W哥觉得机会来了,通过各种渠道收了一万多斤苹果,准备大干一场。为了准备双十一,他还专门找了家里懂设计的亲戚把他的淘宝店好好装饰了一番。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双十一来了,但订单却没来,一天下来,W哥的苹果只卖出去了十几箱。最终,除了把家里的果窖塞满想着春节再卖个好价钱,剩下的大多数只能低价卖给了经销商。更让他恼火的是,到了双十一,快递公司的货物大量积压,全都不收件了,送去都不收,好不容易寄出去的十几天都到不了。

西北本就偏僻,物流不便,这样一来,就连卖出去的苹果也无法完成交易,最终只好道歉退款了事。本想让苹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结果却让互联网给摔了一嘴泥。

令我意外的是,虽然赔了钱,但W哥对互联网,对淘宝的热情却没有丝毫消退,他找我的原因就是想知道为什么别人能用淘宝卖苹果,而他却不行。他笃定的坚信,只要他找对了方法,他一定能用互联网把自己果园的苹果卖到全国各地去,因为,他吃过外地的苹果,对自己的苹果有信心。

我和他聊了聊淘宝的游戏规则,帮他联系了一个资深的淘宝卖家朋友,让他取取经,他非常高兴,往我车里塞了好几箱苹果,还要了我在南京的地址,说等新果上市便寄给我几箱。

这是一个五线城市郊区70后普通果农的互联网焦虑,和着西北黄土地最原始的坚韧和执着,他的焦虑源自对互联网的敬畏和崇拜,也是在生存压力之下对互联网最淳朴的渴望和寄托。

W哥说,去年他又生第四个孩子,还是女娃,他今年还要再生,非要生个儿子不可。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