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伤的故事:在e租宝上班是何种体验
我说:“我当然懂,但是你们对融资租赁的介绍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什么买来设备租给需要的企业,什么转变使用权不转变所有权,实在不行设备还在手里。从法律上讲,不动产所有权以登记过户为准,比如房、地;动产所有权以实际占有为准,比如车,农用机。也就是说,在转让使用权时,所有权也改变了。” 珊说:“这说明什么,我们不还是有处置权吗!” 我说:“没错,但是如果这些设备压根不是你们的呢?据我所知,包括汽车租赁在内的所有融资租赁公司,都不会傻到全款购买再出租的地步,全是贷款的!要么交首付跟银行贷款,要么跟设备生产厂家分期付款。这样本来能1台车的钱,可以弄来三台车去出租。这时候你们哪来的所有权?东西压根不是你的!“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发生了!e租宝欠了银行100亿的贷款来购买这些设备!而根据《银行法》规定,钱银行的钱,优先于投资者偿还。也就是银行拿剩下的再给投资者。 珊不置可否,以行业惯例,以公司为了急速扩张搪塞。 我越说越起劲:“你作为东北人,知道当年的万亩大造林吧!” 珊说:“听过。” 我说:“都说历史会不断地重演,你没觉得e租宝跟万亩大造林很像吗?e租宝是买设备出租,大造林是买地种树;e租宝说租金给投资人利息,大造林说树成材了卖了给投资人收益;e租宝的融资租赁好像是不受经济环境影响,每年都能租出去,大造林的树好像不受气候的影响,栽一颗活一颗,都能成长;e租宝连设备是不是公司的都不一定,大造林连树国家让不让砍都不一定。仅仅是概念患了,本质上完全一样!” 珊毫无动摇,轻轻地回了一句:“我赌e租宝上市。” 我问:“你在e租宝上投了多少钱?” 珊说:“60万,每个季度的利息加提成就三万!你成天研究投资,也没少投吧?”珊给我发来了她的投资截图。 我说:“是的,我也投了60万,但是我分成20家平台。” 珊说:“你不累吗?” 我立刻顶回去:“你不怕吗?!!” 珊说:“这个行业都差不多,与其投别人家,还不如投自己家,毕竟什么样我都知道,看得见摸得着。” 我说:“公司运转如何,绝不是你一个小经理能看到的!” 珊说:“那别的平台你也只能从网站公布的信息来看到,不是吗?你看看e租宝,每份投资都有电子公章的协议,都有担保公司的担保合同。你看看你只投了500元,是不是担保合同就能查到?别的平台谁能做到?” 好吧,不得不承认,从此之后,我弹尽粮绝,开始了珊对我洗脑的时间。 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那是个凌晨两点的冬夜。每句话都飘散在冬夜的冷风。 珊说:“现在我手底下的人,个个都啥也不懂,还不认学,眼高手低,给定的任务从来完不成!有时候客户提出来一些问题,都答不上。有时候想想,团队就缺你这种精通金融行业,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我们这些能力强的基层员工,一般都能月薪两万。” 我说:“是的,但是压力也大。” 珊毫不客气:“你告诉我什么压力不大,我也去干。既然不存在压力小赚的又多的工作,我为什么不拼一次呢?” 我说:“今天这个月你完成200万,下个月公司就能给你压下来300万的任务,你的拼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珊不以为然的说:“我每天我再想,我这个月要怎么赚到自己心里目标的工资,然后去拼搏就可以了!这个行业,都是前两年累,两年之后就享福了。因为客户是你的谁也抢不走,你靠着这些老客户,就能不断地赚钱。你想想。拼搏两年,享乐一辈子,不值得吗?” 我轻蔑的哼了一声:“e租宝能不能撑两年都不一定呢。” 珊再次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我赌e租宝上市。e租宝马上就要上市了。” 我反驳道:“国内是不可能了,连续三年盈利你们就做不到,再说也没有p2p在国内上市的先例(那时候XX理财还没新三板上市呢)。你们是去美国纳斯达克还是香港H股啊?这两家也没有上市先例(那时候XX也没再纳斯达克敲钟呢)” 珊说:“在哪上市就不知道了,听说是借壳上市。” 后来证明,钰诚集团企图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但是没通过审查。 接下来珊开始对我洗脑:“你现在你个月赚多少?” 我回答:“东北的一个省会,你想有多少?4000.” 珊说:“四千块钱哪,够干什么的?!这点钱够养活你对象的吗?够买房子的吗?够实现你的理想的吗?从云南回来,你不是说过,将来攒够钱就去大理开客栈吗?这么快就向现实屈服了?” 联想起自己怀才不遇,思绪自然地被珊牵引着,我竟无言以对。是啊,我的理想呢? 珊没给我喘息之机,接着说道:“那你还不想想如何去改变吗?选择就在你的面前。一个大男生,不敢做销售,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后来证明:我选择了安逸,珊选择安利(接近传销)、、、 珊继续说到:“你看我,现在每月工资一万多,手底下有团队,投资的60万,每个季度光利息就有3万。再算上工资和复利,你说我一年能赚多少?30万啊!现在咱俩还差不多,等到一年之后呢?等我过年回去,同学聚会时,差距就出来了。” 这时候我甚至开始认同珊的话了。 珊继续说:“两年之后,你还是在那个破败的东北省会,在干着一个月4000的工作,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甚至你对象都说你扣,说你太会计较。而我呢,在这座北方的滨海城市已经买房了,工作也很轻松,老客户都是现成的。那时候我已经不需要再奋斗了,而你,依旧为生计所迫。”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