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处理器市场纷争不息 2016年谁能登顶铁王座?
海思Soc的GPU性能一直饱受诟病,麒麟950仅为Mali T880 MP4(Adreno 418的水平),只能说够用了;基带也不过支持Cat.6,全网通遥遥无期...相对于改用自研架构的骁龙820、Exynos 8890,提前三个月上市并不会带来多少优势。 目前仍然没有采用海思芯片的非华为品牌手机上市,炒了N久的“对外”也没有多少实质成果。从商业模式来讲,海思麒麟也仅实现了自产自销、自负盈亏,还达不到高通的QRD、MTK的TurnKey水平! Intel:不屈不挠 过去三年Intel在移动市场都是打酱油的份,基本上只能刷刷存在感。相比德州仪器(Ti)、Nvidia等早已离场的玩家,Intel还在苦苦挣扎。实际上Intel为了在移动市场立足付出了很多,13、14两年平板处理器出货量总计约5000万,但是也带来了约7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这样亏损下去,即便是财大气粗的Intel也受不了。2015年Intel将PC部门与移动部门合并,并且停止了补贴(财报好看了不少)。年底又抱上了小米的大腿,后者的16GB/64GB版小米平板2都改用了Atom X5-Z8500处理器。此外还有三大利好消息: 小米、华为即将推出笔记本,Intel处理器应该是首选;iPhone 7可能会引入Intel的基带技术,同时保留高通混搭使用(类似三星、TSMC);微软Surface Phone或采用x86处理器...不过这些传言都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而且可能性不大! 华硕今年全面投向高通怀抱,MWC 2016发布的ZenFone 3配备了骁龙650,平板手机则搭载了骁龙615,部分低端产品还会使用MTK处理器;至于Intel处理器,很遗憾被砍单了...曾经的盟友都转投敌营,Intel在手机市场气数将尽(药丸)? 结语 相较于PC市场Intel一家独大,移动市场仍处于群雄割据的场面:高通略显疲态,联发科、三星、海思都想借机上位。不过在高端芯片都被卖成白菜价的年代,貌似谁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套用一句中国老话怎么说——中原逐鹿不由人! 本文系搞机哥(微信ID:gaojigg)原创,首发于百略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