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阅读回归的时代,主编死了,内容永生
虽然收费较高,但 The Information 的目标用户大多是公司高层,只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公司都会愿意为高管报销这笔订阅费用。 在新媒体刚爆发的阶段,轻阅读满足了对阅读充满极度渴求的用户,因而获得了快速的增长,虽然每篇文章的价值量较低,但总的来说总体价值提高了。但是在轻阅读发展的同时,对用户时间的挤占也愈加严重,用户也愈加成熟。 当关注了大量的公众号却很少点开时、当诱发链式传播愈加困难时,已经昭示了在用户时间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数量来提供更多的价值已经遇到了瓶颈,这时候能做的是提高每篇文章的价值量,也就是价值密度。在这一基本原理作用下,重阅读的回归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主编死了,内容永生 重阅读的回归不是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复苏,反而是传统媒体的死亡孕育了新时代的重阅读方式;重阅读的回归也不是意味着轻阅读一无是处,而是在技术手段的作用下,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重阅读的回归对重阅读文章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能够不断为读者设置悬念,引导读者集中注意力,而且要使用高效的文本语言,一篇长文能够讲明白的何必在用一本书的篇幅(对,我说的就是KK)。 传统媒体的死亡不仅仅是阅读习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一份报纸,不可能提供给每个人高价值密度。技术手段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重阅读从轻阅读可以学习的——个性化、垂直化。对每个读者或用户来说,他所期待的价值千差万别,在工业媒体时代是几乎无法完全满足的。但是依托于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给出不同的阅读推荐,而传播发行成本的降低也让极端垂直化的媒体称为可能。因而重阅读和轻阅读将承担不同的责任,在财经、教育、时政方面重阅读将回归到主导地位(实际上澎湃已经在这样做了),而类似娱乐、情感等方向轻阅读则体现出更灵活快速的优势。 版权保护意识的发展可以说与重阅读的发展相辅相成,微信在《2015年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中提到: 2014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微信收到针对微信公众帐号的投诉超过 2.2 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投诉超过 1.3 万件,知识产权投诉占比达到 60%;原创声明功能上线的第一个月,全篇转载原创文章且被标注来源的文章数即突破 22 万,最高的月份(2015年7月)这一数值更是逼近 80 万;2015年2月 至 2015年11月 十个月间,共有约 515 万篇文章系利用原创声明功能进行转载传播。 一方面是重阅读的趋势要求更严格的版权保护以实现作者的价值,另一方面,以轻阅读为代表的野蛮拓荒时代已经过去,良币驱逐劣币才是自然规律。 主编死了才是新媒体,但内容终将永生,或者更准确的是价值终将永生(本文借鉴了部分报道和素材,在此向原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若有任何问题或是不当之处,还望不吝指出)。 【作者个人公众号:writeonly 】 延伸阅读: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