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别吹玄乎了共享经济 它就是个临时工的增量市场

发布时间:2016-01-20 16:32:1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张书乐的网站
导读:被吹得很玄乎的共享经济,其实并不神奇,说到底,它就是我们过去从来不待见的临时工,穿上了“互联网+”这件外套后,一下子从个人行为变成了群体行为。

这一论断,之后在诸多共享经济模型遭遇“中国式失败”中被反复提及,尤其是在2015年夏天共享租车模式在国内大面积失败之时,诚信问题成为其诉说失败故事的关键,而大量网络租车之后将车辆倒卖、损伤和违约的新闻更是不绝于耳。如某共享租车还通过调研发现,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只有17%的车主愿意分享自己的车辆,而且车主的思想包袱比较重,担心一去不复返,担心不当驾驶磨损车辆,担心租金不够支付保养费等各种问题。

类似的,在整个共享经济落地中国市场中,言及挫折,往往都会说“因为社会诚信缺失,所以失败”这样的句式。然而这并非共享经济的中国式陷阱,翻翻报道,不难发现在Uber、Airbnb发展早期,也都出现过类似的诚信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问题。

大量临时工的存在,似乎天然造成了共享经济的质量控制难题,果然如此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套用战地摄影大师卡帕的名言,或许可以演绎为:你质量控制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的规模不够大。

在互联网没有介入临时工市场前,质量控制其实依靠的是熟人圈的口碑力量,因为良好的口碑而得到临时的工作。但当这个市场范围扩大到边界无穷大的陌生人市场时呢?其实口碑的力量依然会发挥作用。

正如淘宝之类的B2C、C2C网购一样,其本质也是将局限于某一社区、村落乃至某一城市,过去较多依靠口碑力量保持持续销售力的商品,放在网络上售卖,在初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质量控制难题一样。共享经济和电子商务一样,其真正对用户产生强烈消费刺激的核心,除了长尾状态的超级多元选择和“去中心化”带来的低价优势外,更为关键的是将过去要依靠熟人口碑传播的购物选择,变成了可以依靠海量陌生人“打差评”模式来做出最后的判断。

比较起技术上的控制,如共享租车在合约车辆中安装安全硬件和定位工具,设置各种电子围栏来预防车辆被盗;各种短租房和网贷通过绑定来自官方和民间的信用大数据系统来预防欺诈,也难免遭遇一众小P根据技术上的不完善而不断反制,如不断发酵的以赚取各色共享服务提供的补贴而进行的刷单行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规律,才是筛选出优质商品和服务的最终标准,也是互联网时代口碑的原生法则。尽管依然可以通过刷好评来获得初期口碑,但在庞大规模的平台之下,面对随着真实消费而出现的评价和哪怕个位数计算的差评,都可以让低劣服务最终变成一锤子买卖。

于小P们而言,享受共享经济红利的最终办法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而于共享经济的各类创业平台而言,或许要么熬着活到成为如团购、视频等那样BAT们的下一个并购对象,要么自己抱团形成规模平台,让规则最终在用户的聚沙成塔下自然成型,除此之外,或无第三条路。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