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图行业BAT三家分晋,2016年又可能面临哪些变化?
在五大变化的构建下,2015年虽说地图行业大格局已然初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变化和趋势正在给2016年甚至更长远的3—5年带来更为深远的变化。短期内高德、百度两雄可以笑傲江湖,长期来看,市场变量依旧不少。 1、 百度高德双寡头局面将持续 目前,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双方掌握了市场八成份额,在市场上的增长动力明显,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短时间内暂无对手可以超越。 艾媒咨询也分析认为,目前国内手机地图应用市场格局仍被高德与百度两大巨头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同时,两者的领先优势有所加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双雄局面将持续。 2、谷歌入华或将带来谷歌地图 高德、百度并非高枕无忧,2015年来,谷歌入华声音不断,Google Play等产品否将会回归成为行业内一直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而在讨论声音中,谷歌地图同样是回归中国市场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由于谷歌一直以来不作恶的信条以及在极客群体中不俗的口碑,以及谷歌地图良好的体验,谷歌地图一直拥有诸多拥趸。Google的全球策略是保障服务在各个国家都能用,靠品牌和全球生态系统背书,若能入华,其实可能将给国内地图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但对地图APP而言,Google要在国内建立地图信息更新系统不说政策上难以通过,人力配置也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谷歌地图在国外好用,是建立在国外地图数据丰富更新及时的基础上的,谷歌地图进入中国,一样要用高德或者是四维图新的数据,所以目前谷歌地图将带来怎样的变量依旧疑点重重。 3、腾讯地图与搜狗地图可能合并 除了谷歌地图这一个变量以外,腾讯同样也是变量因素。当年SOSO被整体划入到搜狗之后, 由于街景地图的差异化,腾讯地图作为优质资产,依然被保留下来。 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目前虽然相对式微,但两者加在一起依旧握有接近20%的市场份额。面对当今市场的竞争形势,不排除腾讯地图与搜狗地图合并的情况。考虑到滴滴倒向腾讯之后直接内置腾讯地图,若再重现某个高频应用内置腾讯地图的情况,恐有冲击之力。 4、车联网将成2016年重头戏 谷歌、腾讯在应用端的变量虽说值得注意,但应用端营收甚微,其实依旧不是真正未来的战场所在,真正的战场在于车联网和“互联网+”交通的市场竞争。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将有60%的汽车配备车联网技术,到2018年车联网所占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在面对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BAT布局车联网的目的不在于从中盈利,而是为了抢夺分发入口这个先机。开发车联网的产品,是为了争夺越来越庞大的汽车用户,将其作为未来小额贷款、商城、数据库等领域增长的潜在市场空间,这是BAT拓展车联网的意义,他们是要建立一个生态链。 2015年这一年时间内,BAT在互联网上的战略渐趋明朗,各家都在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立体式产品结构,车联网注定要成为BAT巨头争夺的主战场。无论是百度的车联网系统“Carlife”,还是高德的“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还是腾讯所谓的“第四屏”战略,都显得雄心勃勃。 车联网竞赛中,地图数据是一大制胜关键。而在这一领域中,恰恰是高德和四维图新的天下。四维图新在车载导航市场素来表现不俗,高德地图也在数据采集领域持续发力,增长自身技术、数据底蕴。 5、互联网+交通将重塑市场格局 除了车联网以外,也将重塑地图市场的格局。随着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互联网+”交通正在成为解决拥堵问题的一剂良药。BAT三家在“互联网+”交通领域的持续发力也正在推动诸多技术运用走向成熟。 随着“互联网+”交通的概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BAT三家如何争夺这个庞大的市场成为了地图行业真正最具决定因素的问题。“互联网+”交通的核心还在在于数据,哪家地图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最强,谁将取得最大的市场优势。 相信,未来只有在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上处于领先的企业才能在“互联网+”交通领域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共建。一份地图的实质是两部分,其中上半身是应用,下半身是数据。当前地图市场的竞争其实还是处在应用层面的竞争,但未来,随着车联网和“互联网+交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个领域也将迎来高德与思维图新两强相争的局面。 所以,地图这两年的风云变幻其实正在决定未来3—5年的市场格局。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哪一家地图服务商,其实都需要在底层数据和产品服务这两个维度上持续增强自家实力,为未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钛媒体作者介绍:吴俊宇;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