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回溯 旷视正式成立AI治理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1-10 13:17:0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2020年1月8日,旷视宣布成立AI治理研究院,并回溯了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引发关注。该文盘点了近几年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9年内,人工智能领域十件最具争议和代表性的热点事件。 人工智能技术显著的帮助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

关于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德国可谓走到了所有国家的前面。其最新修订的《道路交通法》有明文规定,在行驶途中系统不可以完全取代驾驶人,须要有人类司机以随时接管车辆,同时其最终责任主要落在驾驶人身上。究其原因,德国政府认为系统终归不是主角,不能替代或优先于驾驶员作出决定,因此汽车制造商不会承担直接责任,只承担次要的产品责任。

8.人工智能写作软件可批量编写假新闻

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回溯 旷视正式成立AI治理研究院

2019年2月15日,某AI研究机构展示了一款写作软件,只需要给软件提供一些信息,它就能编写逼真的假新闻。

该研究机构公布了软件编写新闻的过程。研究人员给软件提供如下信息:“一节装载受控核材料的火车车厢今天在Cincinnati被盗,下落不明。”以此作为基础,软件编写出由7个段落组成的新闻,软件还引述政府官员的话语,只是这些信息全是假的。

相关媒体评论道,在虚假信息正在蔓延并威胁全球科技产业的背景下,一个擅长制造假新闻的“高材生”很难不被声讨。如果所托非人,AI将很可能成为影响选民意愿的政治工具。可以想象,这种擅长合理遣词造句的算法,能“按需”生成大量的仇恨语言和暴力言论。AI也能用来生成具有误导性的新闻报道、自动生成垃圾邮件、伪造内容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等等。

Fast.AI 的联合创始人 Howard 称,“值得警醒的是,我们目前拥有的技术已经能让看起来合理,且与上下文相适应的文本充斥 Twitter、电子邮件和网页。这些假信息都将掩盖其他言论,而且他们难于被过滤。”因为AI生成的文本都不是单纯复制粘贴来的,而是 AI 的即时生成,这导致负面文字无法被有效地追踪和清理。

9.AI算法识别同性恋准确率超过人类惹争议

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回溯 旷视正式成立AI治理研究院

2017年,斯坦福大学一项发表于《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研究基于超过35,000张美国交友网站上男女的头像图片训练,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使用大量数据让计算机学会识别人们的性取向。

在“识别同性恋”任务中,人类的判断表现要低于算法,其准确率为在男性中61%,在女性中54%。当软件识别被测试者的图片增加到每人五张时,准确率则更是大幅提升:男性91%准确率,女性83%准确率。

该项研究的争议点在于,一旦这种技术推广开来,夫妻一方会使用这种技术来调查自己是否被欺骗,青少年使用这种算法来识别自己的同龄人,而在LGBT非法的国家里会发生什么则更加难以想象。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NickRule表示,“如果我们开始以外表来判定人的好坏,那么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人脸识别科技公司Kairos首席执行官BrianBrackeen认为:“如果有了足够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告诉你任何人的任何事,问题是对于社会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吗?”

10.AI将淘汰大量重复性劳动职业

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回溯 旷视正式成立AI治理研究院

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发布了关于未来最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的365种职业。

研究表示,在这365种职业中,最有可能被淘汰的就是电话推销员,像这样重复的工作更适合机器人来做,机器人并不会感到疲惫,烦躁。其次是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等等,这些职业都是无需技术,以服务为主,只要经过训练就能轻易被掌握。

研究认为,只需要熟练即可上任的工作,被取代的几率是最大的——工人及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这些都是“高危职业”。

李开复在达沃斯论坛接受专访时曾表示,虽然AI会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但有四个领域人类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需要手巧的、需要有创意的、需要有爱心的,还有是需要相对复杂战略性跨领域思维的。

针对AI发展可能带来的失业潮,李开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让被替代的人类重新培训从事有价值感的工作,同时企业、VC甚至政府也应该在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全球十大AI治理事件回溯 旷视正式成立AI治理研究院

结语

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世界,更在重塑着人类社会。

社会热点争议事件的背后,是全人类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议题——人工智能新时代伦理与法律的本质讨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权益分配与追责机制、人身安全与隐私保护四大重点板块。

语音助手“杀人”、AI制造假新闻,本质上是新生事物对于传统伦理与法律的挑战;同性恋检测、“未来被淘汰职业”涉及到社会发展与人类平权的矛盾问题;自动驾驶事故频出问责难,是呼唤新形势下权责机制认定;而时下人们最最关心的,则是诸如监测头环、AI换脸、杭州人脸识别第一案的人工智能时代下安全与隐私讨论。有关欧盟专利局裁定与加州立法,我们也看到了上层建筑在迎接人工智能社会到来的初步探索与判断。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