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类人智能:超越图灵测试的世界观
无论是以白人或黑人、男人或女人的身份通过测试,基本上都取决于他人的观察和解释。因为其他人都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暗示(种族,性,性别,物种等),所以无论谁想通过测试,都只有和观察者进行共谋。至于人工智能是否愿意这么做,或者仅仅被拖过来完成测试,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无论如何,通过与否更多关乎观众,而非被测试者的表现。 我们最好这样假定,在宇宙中思考是多样化的行为,即便是外星人也会思考,人类并非是特殊的个案。相对于人类教育机器如何思考,人工智能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机器如何教育人类在一个更完整和真实的维度里思考。 III. 过去我们总是根据模拟人类思维的能力来定义人工智能存在,在未来看来,这种想法其实只是一种奇怪的物种偏见。在这种想法下,早期人工智能研究者试图在机器中重建人类思维,但这根本行不通。相反,现代的研究者认为,如果机器能在特定领域里把事情做好,就可以被称作“智能的”,而不是它能在多大程度反映出人类思想。Stuart Russell和PeterNorvig(现任谷歌研究院主任)在他们重要的著作《人工智能》中就指出了,对生物形态的简单模仿并不足以应用于复杂精巧的现代科技:飞机并不以鸟类的方式飞行,我们在测试飞机是否是“真正的”飞行器时,当然也不会去看看鸟类是否会把飞机与同类混淆。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采用了这样的判断标准呢?现代务实的人工智能研究并不会把图灵测试作为成功的标准,然而在流行文化中,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测试却在长期受到重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大多数还停留在迪士尼电影中会说话的动物这一层次上,而这其实不过是一种幼稚的口技而已。 有人会说:把模仿人类形态作为人工智能的先决条件不够科学,是一种“前哥白尼”时代的观点。那么这种观点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如果在未来,我们日常所见的人工智能都具有某种人性,情形会怎么样呢?好的方面是我们会与机器智慧建立一种更为真诚而清醒的关系,而坏的方面是,如果我们对生命体抱有这样的幻想,将会损失更多可能性。有些哲学家已经思考赋予有感情的机器以伦理权利了,但我想要说的不是这个,事实上,我们在思考这些人工智能体的时候,应该寻找更为真实的视角。 马斯克、盖茨和霍金关于人工智能威胁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们的观点很重要,但是,恐怕大多数读者都误解了他们。如果我们像1942年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一样,寄希望于给机器人编程,禁止它们伤害人类,首先我们就要让机器人能够理解什么是“人类”,以及什么是“伤害”。机器人并不需要做什么恶毒的行为就可以伤害到人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它们只要把人类正常含义的指令以一种机械而极端的方式执行,就足以带来一场灾难。人工智能真正的威胁不在于机械故障或者对于反人类道德的举动,而是在于它们智力强大,却对人类漠不关心。如果我们像以前那样,依据它们与人类的相似性来定义人工智能,并假定它们全心专注于人类事务,我们就更加面临着这方面的风险。 不管想象中的“强人工智能”是否真正会出现,如果我们总是坚持一种我们已经知道其错误的信念,我们将会错失发现和理解人工智能的良机。在1950年的那篇文章中,图灵提到了对他设想的人工智能的很多反驳意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把对人工智能的反对与当年天主教会反对哥白尼天文学相类比。哥白尼的发现使人们放弃了自己处于宇宙中心,具有绝对优越性的错误观点,这种发现是不可估量的巨大成就。这使得人类更清醒地认识世界,把世界实际的状态,而不是从我们这个角度能够观察到的状态,作为思想的基础。图灵把这些反驳意见作为“神学的反对意见”。另一方面,也会有人说,不管图灵测试有多么悠久,把类人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先决条件,也同样与“前哥白尼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无异。先进的、不像人类的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会带来一场新的觉醒,使我们对于我们自身、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有更为清醒的认识。这样我们建立的世界模型就更加接近世界真实的样子,我们对于未来也会更有信心,这总是一件好的事情。 最后,这种想法延续了过去人类与技术的关系,这种关系已经把我们带到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边缘。按理说,人类中心主义本身并不是来自走向疯狂的技术,而更多地是由于人文主义的遗产,使得我们总是幻想世界是按我们人类的设想,依人类的需要而建立的。这些幻想常常能从现代的意见领袖口中听到,他们向大家布道,勾勒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那里机器是为人的需要和愿望而服务的。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就上网查一下“杀猪机器人”(不要真的这样做),然后我们再来谈谈一个机器完全服从于人的需要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有人或许在想,我们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从奴隶制度、神权制度到法制社会,所以即便到了2015 年,对机器来说又何尝不可?这种情绪(更精确地说,是这种技术哲学)本质上就是带来人类中心主义困境的原因,如果继续坚持这种观点,我们也很难顺利走向人工智能。人类如果继续坚持这种妄自尊大的习俗,未来将会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现在,到了我们改变的时候了。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