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人、同学群,抢起红包来有啥不同?
今年没有回老家,省去了长途开车的劳累,乐得享受这座南方空城的阳光与畅通无比的公路。年三十晚上,同样没回老家的几家亲戚聚集在餐馆吃了顿年夜饭,我才知道,原来春节在外面吃饭都是吃“套餐”——只要九九八,保证味道差。对餐馆来说这是人手不足时的折中方案,对我这种刁钻的食客而言,简直是扫了年夜饭的兴。菜不尽兴,草草吃罢便各回各家看春晚了。 今年的春晚不仅比“套餐”难看,还让我吐槽乏力。看看手机吧,支付宝、微信抢红包热闹的不行,但复杂的规则和时间点又让我胆寒,于是一概没玩。最后无所事事的我开始研究一个有趣的问题:工作、家人、同学群,红包玩法有啥不同? 工作群:一群饿狼最热闹
8:15 分,看完春晚冗长的开头,扫一眼手机只见爱范儿的 80 人群里产生了 589 条未读信息,内容大体是:要红包、斗图、发红包、哭没抢到。一个晚上下来,此群流量惊人,当晚产生消息超过 5000 条,红包流水恐怕超过了十万,每一分钟就有几百块出入。然而最终结算时,每个人的账户上大概增减也不会超过 200。 据我观察,爱范儿公司群的红包活动有这几个特点:
上图中只有 2 个真的红包 家人群:你给我给最大方 9:30,回到老家的那波兄弟姐妹在家人群开始发红包,然后会用微信的叔叔伯伯也开始一个个发了起来。基本上有收入的都会发上三五百,学生们则抢大头、回吐小头,热闹非凡。用他们的话说:
有趣的是,同样身处家人群,但身在广州的我们压根没有嗅到红包的味道,直到那一波半小时长的红包活动结束才知道。因此家人群的红包活动更像是过年时的家庭游戏,得面对面才好玩。有的人站在路由器旁边占据网络优势,有的人关闭 Wi-Fi 选择相信自己的 4G;有的人靠近发红包的人试图掌握红包实时动态;也有的人干脆等其他人抢完了再慢慢“捡漏”。 据我观察,家人群的红包活动有这么些特点:
同学群:客气往来求饭局 11:30,又到了“春晚怎么这么长”的时刻。再看看身边的父母妻女,均已在电视和手机之间多次切换后,面露倦色。抢红包本已如此的艰难,拜年信息的小红点还让人消之不尽,要不就睡了吧?突然同学群又闹了起来,我知道,一定有人在发红包!原来是同学在用红包钓人,说要聚一聚。然而大多班级群,都只是用来给你拉小群用的“移动通讯录”。 或许是大家都开“免打扰”很久了,40 人群里发 10 个红包竟然迟迟没认领完毕,好在钓了几轮之后,人回来了,年后的局也算是组成了。 据我观察,同学群的红包活动有这么些特点:
这几天里,几亿个中国人在全球各地发着红包、抢着红包。群,作为微信红包最主要的流通渠道,各有各的味儿。
如果不是群聊节奏快得来不及品味,每一个电子红包其实也有故事和温度。 微信从未疏远人们的感情,只是有人把红包当成了感情。 题图:IBTimes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