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期待,被质疑,华为海思自主设计的ARM芯片究竟怎么样?
由于无论是高通,还是华为海思设计的ARM服务器芯片的单线程性能相对于Intel来说并不强,即便不存在软件生态的问题,也不可能凭借性能从Intel手中夺取市场份额。除国防科大的“火星”之外,目前的ARM芯片还只能用于低功耗服务器领域,例如存储服务器领域。 就产品性能而言,华为海思设计的ARM服务器芯片的微结构,即便因技术底子相对较薄弱,也因为有ARM公版微结作参考,所以性能未必会比ARM Cortex A57差多少,而高通的ARM服务器芯片的微结构性能其实也可以用骁龙820的Kryo做参照,也许并不会比ARM Cortex A72强太多。即便没有官方公布的准确数据,铁流推测,两款服务器芯片的单线程性能差距其实并不大。 从Intel的成功经验来看,最初X86芯片的性能并不强,相对于Power、Alpha、MIPS、SPARC反而是最弱的,但是因为商业化做得好反而最终逆袭。具体到服务器方面,Intel的商业策略相对开放,并拉起了IBM、戴尔、惠普、曙光、浪潮、联想等一批合作伙伴,把产业联盟搭建了起来,而且X86服务器软件和硬件是可以独立的,卖的也更便宜。而像IBM和SUN/甲骨文的Power、SPARC服务器则是软件、硬件一体化的,利润更高,价格也更贵,对用户而言成本就很高了,进而市场不断萎缩,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华为若要在ARM服务器市场拔得头筹,就必须有明智的商业策略和相对低廉的价格。相比较之下,10%—15%的性能差距反而并不会对市场份额占有率产生多大负面影响。而针对ARM服务器市场来说,现阶段还是需要依靠政策保护才能生存的,而在这方面,相对于高通、AMD来说,华为在和中国政府、国企等体制内单位有着更为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华为还可以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扶持海思的ARM服务器芯片,而这是高通很难做到的。因此,华为完全可以依靠垂直整合的优势,和政府、国企更好的关系,以及在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方面的优势,挤压对手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自己在ARM阵营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当然,也不排除华为的ARM服务器芯片成为ARM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惨败而归的牺牲品,只能自产自销或政策保护过日子。但事在人为,若不放手一搏,安知成败与否。 编者注:铁流,关注航空、芯片等领域,有兴趣可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tieliu1988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