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童瑶诈骗案详细扒皮 知乎大V网络诈捐贴文
2016年1月14日,知乎网友@李嫑嫑将@ck小小涉嫌诈骗的全部证据提交给知乎管理平台。知乎表示已联系警方,希望更多网友提供捐款方面的证据。据知乎网友@周二狗透露,@ck小小2015年9月曾在百度贴吧出现,晒出自己得到的捐款已达15万。 收入不多的学生也对@ck小小慷慨颊囊 图片来自知乎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2016年1月15日14:00,神秘的“童超”现身知乎,发帖承认自己操纵@ck小小与@童瑶两个账号进行诈骗,并声称自己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去公安局自首。对于诈骗的钱财,他表示“自然要闻风不动退还给大家,我的那个支付宝请大家不要再修改密码了,我要进去核对账单,一个一个的把钱退还给大家。请大家稍微等待一下。” 真人“童超”现身知乎,恳求大家原谅 图片来自知乎 网络诈骗大家看:如何破解“造谣骗捐”困局? 无独有偶。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广西防城港市一女子杨彩兰因为网络诈捐被法院起诉。她在微博谎称自己的父亲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身亡,骗取数千名网民捐款近10万元。 对此,荆楚网的周磊表示,“造谣骗捐”无异于在尖刀上跳舞,欺骗感情比欺骗财物更加让人痛心。“造谣骗捐”不仅触犯了法律,同时也“凉”了部分网友的怜悯之心。 针对骗捐的情况,长江网的闫亚东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惩处力度,让法律为爱心护航。 而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赵廉慧看来,关键是要对网络捐款进行规范,“在法律上用合同法和信托法的规则和原理去理清个人网络捐款各方、特别是募捐方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义务。” 发生这种诈捐事件,网络募捐平台是否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哲指出,对于网络募捐信息的发布者,相关的募捐平台也有核实的义务。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发起募捐活动的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包括查验登记证书、募捐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知乎网友@李嫑嫑也建议,发现此类募款问题时,知乎官方应该及时制止并关闭帖子,同时今后应该考虑禁止在问题里公开支付宝或银行卡账号的行为。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