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可以看作企业信息化的升级版,「信息化」和「数字化」从技术到方法存在差别,我过去有多篇文章论述,链接如下,在此不赘述。数字化转型基本假设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即客户、产品、价值链)并不发生实质性变化,只是:
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公司,作为零售企业的阿里巴巴、作为汽车厂的特斯拉、作为旅行住宿服务的爱彼迎、提供互联网保险服务的众安保险、提供金融服务的蚂蚁金服等等,他们都是「原生的数字化公司」,具备了两项特点:
而数字化转型则是面临着原生数字化公司竞争的传统企业,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来改造运营,建立商业生态,如下图:化创新」则是企业在与当前核心业务及既有运营模式上具有较少相关性的领域,找到全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它不是一项改造性工作,而是从无到有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尤其对大中型企业而言,我认为在企业传统的体制和机制下,很难开展创新型商业;有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将数字化创新业务放到公司的体制外进行开发和孵化,成立「企业创新中心」一类的组织。一方面,它需要企业内或社会性风险投资机制的支持,用风险投资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社会上在最近两三年里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创新服务机构,其商业模式介于咨询公司、体验设计和产品开发公司、产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财务咨询公司、创新中介公司、会议参观服务、人才派遣公司等等之间,帮助企业创新团队来开展创新。例如波士顿咨询的 BCG DV(BCG 数字创投)就是这样的创新服务机如流程效率、成本、利润或者客户转化率等),一般来说,转型很难接受失败的结果;而数字化创新则是通过「做个数字化产品」来「做个商业」。在哲学意味上,「创新」意味着可能失败,而且失败的风险几率还很大;没有失败,就不叫创新了。可是,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或者因为公司组织内政治正确的原因,不愿意直面「创新意味着可能失败」的现实。前段时间,我跟某大企业的一位高管探讨数字化创新,我首先问他,创新活动有可能失败,我们如何处理失败的那部分工作?这位高管显出一副很不悦的样子,说,我们公司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
正是因为创新的这个特点,所以数字化创新的方法强调:深度的用户研究,初期少量投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数字化时代的一系列方法论,包括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 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 敏捷(Agile/Scrum)等,被应用在创新项目中。下面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创业过程经历的商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这些方法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