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蚂蚁金服VS京东金融 金融平台争夺战打响

发布时间:2017-04-15 06:45:32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用户投稿
导读:副标题#e# 近日,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又双叒叕杠上啦!这次的主战场是金融机构自运营平台。 硝烟的弥漫从 3 月开始。蚂蚁金服率先宣布推出“财富号”,同时宣布自己的企业新定位是“Techfin”,也就是用技术服务金融,并打出了“品牌专区”的战略。看起来,“T

  京东金融目前放出的消息目前看起来比较琐碎,甚至略显土鳖。说的都是什么红包、满返券、加息券、京东E卡、京豆……乍一看,跟做电商超市似的,一点高端金融范儿都没有。不过,明白人估计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些土鳖玩意儿,其实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实用工具,方便入驻机构进行自运营。笔者还了解到,京东金融每个月都会推出“五星系列”评级,具体包括五星京选、五星配置和五星基金经理。这些产品评级项目能够有效促进平台产品竞争走向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优质生态。不仅如此,京东金融还会向入驻机构提供包括运营数据在内的大数据支持、用户画像、立体营销等全方位的平台化运营支持。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京东金融低调做产品的状态确实要胜出一筹。

  其实,这些看似土鳖的做法,背后是一整套成为金融机构免费“移动官网”的完善思路。此次,京东金融的产品定位是:京东行家”是京东金融全力打造的首家金融机构自运营平台,免费帮助金融机构实现“移动官网”的建立,快速实现运营。这意味着,京东金融将破除这一行业传统的“基金超市”、“货架式”的互联网销售误区,以一系列工具帮助入驻机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运营”。

  论运营:蚂蚁金服老大哥难当,京东金融采取低姿态

  做平台就意味着要做服务,做运营。就好比开商场的必须做好物业,伺候好入驻店家。说起来,淘宝和京东电商这一套东西都玩得很溜了,将这一套东西平移到金融领域,看起来似乎不会有太大难度。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还得看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各自的成长背景。

  说起来,蚂蚁金服得益于支付宝的流量优势,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互金行业的龙头老大,还诞生了余额宝这样一时之间引领行业的头部产品。不过,笔者担心的是,蚂蚁金服老大哥当惯了,真能降低身份来给别人做服务?阿里集团从淘宝时代,就有不少店大欺客,逼迫入驻机构签订排他协议的“黑历史”,如今和蚂蚁金服合作的金融机构会不会步淘宝入驻企业的后尘?这也是个让人不得不担心的事情。而京东金融作为后起之秀,一直宣称要通过“京东行家”平台,为金融机构打造“第二个官网”,这样的服务态度值得肯定。据笔者了解,目前,金融机构对京东金融是比较放心的,据说,任何入驻“京东行家”的机构,都不会被迫签订排他协议。

  而就“京东行家”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首批入驻的九大基金公司在没有硬性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快速建立了自有的“移动官网”。这个“移动官网”可不是个空泛的概念,官网包括的基金资讯、投研实力展现、基金产品介绍、基金经理访谈、基金产品诊断、智能投顾、运营活动等功能,“京东行家”全都有。这样,“京东行家”就能够全方位的打造自运营服务板块,直接获客并优化用户服务体系,直接实现用户互动,提升用户满意度。

  拼机构:“试点”入驻PK铁杆队友

  蚂蚁金服的平台 6 月开始正式运营,官方消息称,目前已有 5 家首批试运营入驻机构。笔者查了一下,其中之一是其亲生的天弘基金,另外 4 家是博时、南方、兴全、建信。京东金融的首批自运营机构有 9 家,比蚂蚁金服多出近一半,数量上完胜。

  除了博时,蚂蚁金服的首批试运营入驻机构全部也入驻了“京东行家”,甚至包括阿里亲生的天弘基金,足见京东金融“京东行家”产品的兼容并包。除了上述机构外,“京东行家”首批入驻机构还有鹏华、广发、国泰、上投摩根、民生加银。不仅如此,第二批入驻机构的“排号”已经启动,华夏基金等老牌著名机构已经加入队列。

  某种意义上,入驻数量的背后,是金融机构对两家平台的信任程度。以往,阿里巴巴曾向入驻电商机构翻脸,半路要收取入驻费用的揩油行为在前,如今,金融机构恐怕不敢随随便便与其合作,唯恐任其宰割。

  另外,京东金融提供的 9 家机构不是试运营,而是正式入驻。也就是说,这些机构其实是在两个平台上都排了个号,而京东金融的平台先启动,所以他们会先正式入驻京东金融,并体验其各类产品,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期,形成运营习惯之后,才会带着京东金融的锚定效果,去体验蚂蚁金服的产品。这时候,蚂蚁金服的被动局面,显而易见。

  看用户:流量为王PK专业驱动

  目前,蚂蚁金服的官方数据是 3 亿以上用户,京东金融的官方用户数据是 2 亿以上,看上去比蚂蚁金服足足少了1/3。目前,蚂蚁金服最能拿得出手的,主要是流量优势。不过,单一的数据没有意义,这些数据的背后究竟是不是核心目标用户,才是关键。

  可是,蚂蚁金服的 3 亿用户主要来自支付渠道,鱼龙混杂,其中不少买衣服都不敢去实体店的“屌丝”阶层。笔者倒不是歧视每一个纯粹的淘宝购物者,毕竟笔者也希望买买买,不过,就这个群体整体而言,“淘宝”一族消费能力相对低下,有闲钱买金融产品搞投资的人不多。蚂蚁金服这样的用户群和金融机构的目标用户匹配度其实并不高。而真正麻烦的是,笔者担心入驻“财富号”的金融机构最终盘不活用户。毕竟,之前支付宝“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失败案例是阿里巴巴社交运营能力不足的体现。自己都做不好社交,何谈服务入驻机构做社交。京东金融的用户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京东商城的消费者,其消费能力本来就比淘宝要上一个台阶,收入和投资能力也随之水涨船高。从这个角度,不难判断,京东金融的“京东行家”有能力为基金公司带来更多优质客户。不仅如此,笔者还想提一嘴儿京东金融的财商教育。目前,京东金融采用了两项措施:社区运营+内容驱动。这是一套组合拳:社区可以增加用户粘性;而每日推送优质内容,则可以有效帮助用户迅速提高财商——毕竟,用户买金融产品不可能像玩淘宝一样随手就买。

  有时候,出发点就能决定终点。阿里巴巴有自己的金融产品,蚂蚁金服要做中立平台,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内部压力。加之以往的社交产品失败阴影,使其更加难以轻装上阵。此次,蚂蚁金服选择从炒作概念开始,而不是扎扎实实做产品,笔者总觉得飘忽忽的。相比之下,已经上线的京东金融“京东行家”,看得见摸得着,立马就能下载使用,笔者觉得踏实一些。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广告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