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互联网+”:教育深度变革催化剂

发布时间:2016-06-17 15:06:30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用户投稿
导读:科技教育、创新未来,6月13日,由海淀区人民政府的指导,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商会承办的“互联网+教育”创新周落下帷

北师大附中国际部美国纳赛尔中方校长向全伦表示,以VR技术为例,技术在学校里应用更普遍应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个“辅助”有两个方面:语言教学和科学领域,比如说生物、物理、化学,涉及到很多现象,需要让孩子理解。原来孩子学习的知识都是文字,有图片或者有视频,这些都不及VR来得更直观、更真实。

与传统线下模式相比,互联网教育中的网络用户比以前更多地主导了对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如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能提供高品质的内容,那就会丧失核心竞争优势。

教育的本质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所以内容为王的另一面,即是以学生为中心,当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中国台湾地区 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创新学习主任廖肇弘认为,创新学习方式必需以学习者为中心,融入工作生活中,达到无时不学、无人不学、无处不学。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MOOC平台目前有170多个,越来越多的大学从怀疑、观望开始涉足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把MOOC应用到教学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焦建利说,有一些人担心慕课的质量,其实学习者只要认真按照慕课课程的要求去做、去学、去完成任务,怎么可能学不到东西呢?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表示,MOOC的精髓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选择学习实践、地点、伙伴、内容、过程。只有做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才是真正的MOOC。在未来的教育中,基于大数据下的教与学,个性化、混合化、智能化、游戏化、国际化将成为教育新趋势。

大数据给出分析和预测

有一句话说得好:电脑比学生更了解自己。说的正是大数据强大的分析能力——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哪些题过易,人人都会,答题是无效劳动;哪些题过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最佳学习策略。

“可汗学院最有价值的并不是那些视频,最有价值的是数据,背后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仿真出来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可以进行精准、定向、个性化的教育,这是它最核心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表示,大数据教育通过互联网连接以后,它可以采集全样本、全过程的数据,“比如,同样得到90分,可能它背后是完全不同个性的几个人,数据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另外我们传统的教育数据,它的目的在于凸现群体水平,教育大数据侧重于关注学生变化能力、变化成长的轨迹,关注学生微观的表现,大数据可以给出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学习者的能力体现,它可以精确的揭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以及体制健康的结构。”

“数据改善学习有三大核心要素: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教授迈尔·舍恩伯格和大数据发展评论员肯尼思·库克耶在《与大数据同行》一书中写道: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本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顺序和步调进行,而将是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

余胜泉预测,未来的教育数据将成为学校里面最重要的资产,学校将成为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的基数,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深度分析,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归纳,可以进行线下的准确描述;还可以进行诊断性分析,发现现象背后的关键问题;另外还可以做预测性的分析,可以在多变、不确定性、动荡的背景下可以形成预测。

有了统计性分析、诊断性分析和预测性分析以后,可以形成教育制度,进而促进形成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由以前一刀切的模式,到基于学生精确的数据,为学习者提供精准的教学,提供权威的知识来源,提供精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从而形成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

以技术变革教育和学习方式,坚守“内容为王”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抓住大数据带来的历史机遇……“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不仅推动了“互联网+教育”创新创意的深度融合,更带来了这些有益的思考,为互联网教育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鉴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独有属性,互联网教育可以称为“入学容易毕业难”的创业科目。杨丹说,“我们正在把政、产、学、研四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更深层、更高层推动创新创业,促进我国互联网教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