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王小川:搜索的下一步如何走
今天搜索不是简单的抓取网页和信息,搜索原来的做法是输入一个关键词给你无数的链接,以后AR时代到来之后搜索会变形,一方面是给你提供答案,另一方面是给你提供服务。今天上午提到了Ticwatch的个人助理,跟搜索未来的路径是一样的,它会变成你的个人助理,像你的老师一样给你答案,也给你这个服务。这里面对机器的要求很高,对人工智能要求会像人一样思考,甚至比我们想的更多。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已经在深度学习方法下有很多演化,做了很多突破,包括语音、图像、文字识别等很多工作。所以是不是机器已经开始能够取代人?我自己看到很多技术前沿的进展,同时我们公司做了很多人工智能工作之后,我相对处于谨慎的状态,AI在今天有很多瓶颈。 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就是人脑跟Google神经网络的关系,“找猫”的实验是在前几年时候,Google做人脸识别或者动物识别的时候做的,做法是要求工程师或者研究人员对图像做特征提取,就是靠人指引这个机器:什么地方是眼睛、什么地方是耳朵、或者眼睛、耳朵多大、有没有胡子,通过人对机器指引,使得机器具有这个识别能力。Google后来做了实验,当时它的做法是在图库里面找200万张图片,用16000个节点让机器做计算,每张标记上这张图片里面有猫,这张图片里面没有猫,训练之后这个系统达到75%的准确性,也就是说没有经过人工的对具体特征的干预,使得机器开始基于原始大数据产生了简单的智能,能够做到基础的判断。今天的语音、图像等等通常是在这样的指引下做识别的。 有一个故事很震撼,我在香港时候有个同学,他们家小孩大概1岁,可以说简单的词汇,“爸爸”“妈妈”,但是“猫猫”“狗狗”还不会说,这个小孩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在公园时候看到一个猫形状的气球,然后他爸爸跟他说“这个是猫”,通过一个气球这个小孩就学会了认识猫。这个小孩在之后看到的画册里面、实物里面就都知道这是猫了,一张图片就做到了。所以从这个要点上来讲,发现我们今天讲的人工智能,跟一个1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还是有巨大的差距。 2015年有篇论文讲怎么用一张图片理解字体,我们用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去标记,而从一张图片就可以搞定了。后来我们让这个小孩来识别狗,所以我给他看了一张哈士奇狗的图片,后来我就给他报纸、给他其他动物,发现这个小孩能够通过一张图片认识什么是狗,这是今天机器远远到不了的。所以不管今天机器的速度多快,机器和人的智力水平还有巨大的差距。所以所谓的“机器有3岁的儿童智力”目前还远远达不到,我认为对技术本身的认知还不够。今天我花很多时间给大家讲,人在识别猫的时候一张图片就能搞定,但是Google用200万张图片才做到75%的准确性。 2015年在人工智能里面有很多新的突破,我列了几个重点方向,包括跨场景的,在特定领域训练的结果能够在另一个领域里面使用这个事情。大家希望人工智能在比如造梦、让机器构想梦想时候的突破。但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还有瓶颈,第一个事情,人的DNA里面写入很多人工智能,所以我们生下来就知道去找母乳,或者是天然懂得害怕一些事情,但机器里面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二个事情,人能够建立概念,在概念基础上我们能够做推理,机器在这里面做得是非常不够的,我们更多是靠数据驱动,是功能性的和机械性的去做。Google在2015年的时候希望95%的搜索里面能给到答案,背后充分使用的是像类似知识图谱这样的方式,知识图谱它是个三元组,比如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跟另一个物体是什么样的关系,是父子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是靠人在里面做标记建立这个概念。今天让机器自动化建立概念还没有突破,所以机器今天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事情,而不能从复杂的环境里面学习到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无论哪个搜索引擎,做图像搜索的时候,因为它没有概念,我们需要用手圈一下,告诉它识别这个部分的图像。而不像人一样,人站在这个讲台上时候,非常容易能够把人和背景抽离开。我看到别人是怎么找出租车的,我一招手就能够学会。所以人有概念之后一次性能够建立推理能力,今天机器还不具有这个能力。 最后一个要点,人本身有目的性,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存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目的有不同,而机器这方面是定义的。我们在之前VC投资里面不断提到让算法起作用,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我们还在想怎么让机器人的努力和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让机器作为辅助,以人为核心,包括我们自己做搜索引擎也是希望把人脑里面的搜索出来。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做更多连接,把大脑里的智慧表达出来,我们去跟踪这个文章是谁写的,这个人的背景是怎么样的,他是个大V,是个行业专家。因此,引导我们做搜索时候,这里的case是去年简单的成果,是我们投资知乎、跟腾讯的合作,建立社群关系,今年的产品我们会跟其他搜索引擎产品差异化,把人引进去。这是我们对人工智能探讨之后,认为在接下来的5年里面需要发力的核心点,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而是在于让机器找到人。这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二点,从找猫图片里得到的启示。 最后,介绍两位我心中的男神。一位叫Stephen Wolfram,是个英国犹太人,15岁时候开始上大学,19岁博士毕业,写了一本著作叫《新科学》,我从三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里面接触到这个人。他创造了叫做wolfram alpha的搜索引擎,是具有推理能力的引擎。另外,他以生命为基础理解宇宙的领域非常深入,他是横跨技术、工程,从理论上去突破的人。 第二位叫蒋勋,是我心中另一尊大神,台湾国宝级的人,他本身对美术、历史有非常多研究,我非常期待有机会能够见面,以前读过他的很多书,但一直不敢见,因为我觉得在他面前都会发抖,他的知识非常渊博。后来我怎么见到他?2015年时候我用了一年时间听完了蒋勋讲《红楼梦》的音频,共160集,一年我听完了,而这个老兄一共讲了4年,他不是在大学里面讲了4年,他是在集市里面给当地没有工作的老头、老奶奶们每周讲一次,是免费的讲,是佛一般的人。 我跟他沟通一些我的感受,我们面对一些人,看到在当今公司也好,在当今社会里面也好,有一些我们不耻的现象,我们看到了更多谎言的东西,所以向往自由的个性的社会形态,该怎么相处? 我跟他聊这样一个话题,他说得很简单,他说历史当中就像季节有春夏秋冬,有冬天,有夏天,一个朝代也是一样的。这句话讲完后我顿时悟到了,如果别人跟我讲同样的话我可能听不进去,但是他跟我讲完后我开始产生了放下的情怀,我知道面对这些看不上的邪恶的谎言的东西,能够接受这个现实,就把自己的定位找到了,让我不一块去随波逐流,而是更好地做自己的技术和产品。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