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联网”的最强科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DSRC都是像美国这样国家的主流车联网通信技术,现在也仍然有很多国家以它为主流标准。 DSRC的工作原理
DSRC技术其实就类似于,在道路边上装Wi-Fi,让车辆通过这个Wi-Fi进行通信。 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专用短程通信”,短程,就是适合短距范围内进行通信,如果距离长了,可靠性等各方面都会存在问题。 那么,什么技术的通信距离长呢? 当然是蜂窝移动通信啦!也就是我们使用的手机通信。 进入21世纪后,蜂窝移动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技术水平和行业生态都飞速进步。于是,人们开始研究使用蜂窝通信技术(Cellular),用于车联网通信。 目前我们最主流的蜂窝通信技术标准是什么呢?当然是4G LTE。 2014年9月,LG向3GPP提交了LTE在V2X通信应用的规范草案。同年12月,Ericsson提交了增强LTE D2D相近服务的规范草案。 随后,2015年,,3GPP正式启动了LTE-V技术标准化的研究。 速度很快,到2016年9月,3GPP就在R14版本里完成了对LTE-V2X标准的制定。 可以这么说,LTE-V是给车联网量身定制的LTE。 LTE-V依托现有的LTE基站,避免了重复建设,而且工作距离远比DSRC大,提供了更高的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大的覆盖范围。 LTE-V技术包括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两个工作模式。LTE-V-Cell需要基站作为控制中心,实现大带宽、大覆盖通信,而LTE-V-Direct可以无需基站作为支撑,可直接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周边环境节点的可靠通信。 车与车通信(V2V),及时互相通报路况和异常 DSRC和LTE-V的竞争非常激烈,两者都希望成为主流的车联网通信标准。目前,我们国家倾向于采用LTE-V。 车联网的意义 车联网说了那么多年,一直都不温不火,其实,问题就在于车辆的对外通讯能力。 汽车制造商善于造车,车内网可以搞得很溜,但解决不了外部通讯能力问题。互联网企业,软件搞得很溜,但是拿不到数据,也是白搭。 所以,在广域物联网通信技术没有成熟之前,车联网很难有实质性的意义。 现在不一样了,借助LTE-V的能力,车辆对外通讯的这个瓶颈,有望打破。车联网的潜在能力,很有可能彻底释放出来。 首先,车辆数据联网,所有关于车的运行状态信息都会传到云端。围绕这些信息数据,是海量的应用场景。 例如,车没有油或者没有电了,云端会告知车主,哪里有加油站(充电桩)。车的某个零部件数据异常,云端会进行分析,然后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 不仅可以上传数据,还可以下载数据,交通导航、拥堵路况信息、车位数据、气象信息等,都可以下载到车里,影音娱乐更是小儿科。 在上面这些初级应用之上,在更加庞大的云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支撑下,远程驾驶甚至是自动驾驶,终于变成了可能。 自动驾驶,可以说是车联网进化的终极形态。 自动驾驶 汽车,和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例如信号灯),全部接入网络,由强悍的云计算系统,分析整个城市的交通流量、拥堵状况,对所有道路车辆进行路径规划,辅以交通调度,就可以最大效率地提升城市的运力。同时,还会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